1.简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原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周期及特点?

3.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4.如果美国债务危机不能解决,会出现什么后果?

5.原油降价 股市大跌 意味着什么

简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油价暴跌债务危机_油价暴跌债务危机怎么办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

1、 (内因)经济战略失误:追求规模过大,速度过快,对内取膨胀性的财政金融措施,对外大举引进(投机性)外资与举债。以 年智利、墨西哥、南斯拉夫等国的长期债务偿还总额看,分别达到本国 GDP 的 15.2% 、 9.7% 、 9.6% ,占了各自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的 54.6% 、 48.6% 和 28% ,远远超出了合理偿还率的最高限度。

2、 外资的投入使用结构不当,片面追求实现工业化,加剧了经济二元化。重视进口取代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外贸逆差不断扩大。

3、 外资的引进与出口创汇的扩大相脱节,外债偿还能力较差。很多国家引进外资或外债主要流向重工业和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部门,而出口创汇的发展没跟上。虽然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有些国家非传统的制成品,如小汽车、电子机械等技术和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出口有相当增加,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产品已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是因为这些产品的出口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取的成功的一种标志,愿意为之提供补贴。有些利用外债在基础设施、教育、灌溉、运输等周期长的项目上,收益率很低,都属“自我消耗”,创汇能力差。

4、 消费早熟,经济增长率低,消费率高,通胀高,储蓄率低,转而举外债。

5、 跛足货币局制度,即以不足之外汇储备发行纸币,也是导致通胀的原因。

6、 (以下是外因)目前存在的“投机游资”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外汇损失的原因之一。

7、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用削减原料进口和人为地抬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措施,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入锐减,国际收支扩大和对外债务增加的困难局面。如原产品,如橡胶、食糖、棉花、小麦、咖啡、铝、锌等价格均跌至战后最低水平。 20 世纪 70 年代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年均为 100 亿美元; 1982 年剧增到 630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因联进行斗争,油价升高,维持了产油国的经济权益,但这也为非产油国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重的负担。

8、 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壁垒,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9、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国际市场利率升高, 1981 甚至高至 20 % 。 1982 年非石油出口国借新债 373 亿美元,而这一年新支付的利息即达 630 亿美元。

10、 发达国家大力压缩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也是加速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转向商业性银行,付出更高的利息。

11、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使这些债务危机更加雪上加霜。据统计, 1982-1986 年间,仅拉美国家的外流资本就高达 1250 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国家外债总额的 1/3 。

原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周期及特点?

与短期原油市场扑朔迷离的价格波动相比,市场可能更为关心原油价格的中期走势。原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价格在中期内的持续波动可能将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从经济体中的供给方面看,油价的上涨将会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与产出的减少,进而导致经济衰退;从经济体中的需求方面看,油价的持续上涨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减少,在工资刚性的约束下,劳动力需求也会减少,经济将受到较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对原油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油价的过度波动会扰乱家庭与企业的支出项目,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考虑到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作为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其一方面反映了经济总体性、全局性的发展趋势,是经济中各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对经济中各个具体的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和约束。国际原油市场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跃程度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和约束。在经济进入上升周期时,原油需求逐步增加,消费不断扩大,原油价格将会逐步攀升;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需求萎靡消费减缓,原油价格也会出现回落。因此,尽管一方面油价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循环却也会对原油市场形成约束,影响油价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周期循环与原油价格调整的规律解析

我们可以将全球经济自1983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经济周期,其中包括四个较为完整的周期:1983—1988年左右、1989—1996年左右、19—1999年左右、2000—2007年左右。在每一个周期中,全球经济由前一个周期中的高峰开始滑落,在触底之后又逐步恢复,由衰退走向繁荣。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个周期中。

由图5可以看出,在前四个完整的周期中,原油价格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每一轮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都带动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每一轮经济的衰退又导致油价的下跌。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这一关系更为明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深陷衰退,进入下行周期,原油价格也急剧下跌,纽约商品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由2007年末的93.9美元,桶跌至2008年底的41.8美元/桶,跌幅达55.5%。

此外,全球原油消费大国个体的经济周期对原油价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美国为例,2003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纽约商品WTI原油期货价格也持续震荡走高。在增长周期中的几次经济快速上升阶段,原油价格也随之急速上涨。2007—2008年美国经济结束增长周期,进入下行周期。虽然受市场预期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一度冲高至145美元/桶,但在经历了短期的震荡之后,原油价格最终受到经济周期的约束,开始急速下跌。2008年底WTI原油期货价格跌至58.7美元/桶,跌幅达59.5%。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企稳,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原油价格也随之回暖。2009年第3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年率为2.8%,接近危机前经济增长水平,原油价格也回复至70—80美元/桶区间,与2007年第2、3季度基本持平。

(三)复苏周期的来临与原油市场的中期走向

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下行周期之后,2009年全球经济恶化趋势减缓,并逐渐走出衰退泥潭。2010年初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震荡,但整体来看全球经济的复苏趋势仍未扭转。根据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将在经历了2009年1.06%的收缩之后进入复苏周期,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10%、4.19%、4.56%和4.54%。在经济复苏周期,全球经济将逐步回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市场需求逐步上扬,投资增加,生产扩大,原油的开和提炼也将大幅增长。从中期看,伴随着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国际原油价格也将再攀新高,国际原油价格140美元/桶的关口也许会再次突破。

四、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启示

自19年我国原油定价与国际接轨以来,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之间仅为一种单向价格影响机制:国内油价被动接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长,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逐步提升。一方面,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增加我国外汇支出,影响贸易盈余,同时还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推动物价指数升高。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对我国石油行业形成较大冲击,前期大量购买原油的企业可能会因为价格下降而遭受巨额的账面损失,而石油开企业也会因为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而盈利受损,并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其他部门,给国民经济运行造成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应根据国际原油市场的长、中、短期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取措施预防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形成的各种冲击,维护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长期看,可耗竭模型对国际原油市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国石油开发企业应不断壮大实力,坚持“走出去”,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努力避免在未来原油紧缺睛况出现后受制于人。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寻找适宜的石油替代品,减轻未来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在未来全球能源竞争中取得主动优势。

从中期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周期。在经历了持续的衰退之后,全球经济渐进复苏,但危机的持续影响尚未结束,主权债务、银行资产等各种风险仍未消除。受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原油价格处于一种中期调整阶段,难以实现有力的价格突破。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消化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抓住机会、预先布局,为未来经济周期转变、原油价格出现明显趋势做好准备。

从短期看,考虑到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内外油价联动机制,逐步改变被动接受国外油价变动的影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维护我国的利益诉求。此外,我国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建设,借鉴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有益经验,推出各种原油期货品种,形成合理的原油价格形成机制,避免油价的剧烈波动。

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百度文库: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涨至70元/桶,国际石油翻番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更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价格最高到达127美元/桶,而2012的价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价格的变动速度之快。

那你们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决定,但是我们发现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地区,那你们试想一下决定石油价格的主要应该是中东地区了,或者说是欧佩克,可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价格的制定权,这还有个数据,2008年12月15号,欧佩克看到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他们想拉抬油价,就一天联合减产420万桶,减产的当天,油价不涨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掌握这个价格控制权的是美国。

那美国又是如何掌握石油价格呢?

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内要控制价格是怎么样控制的?我们就简单说说,“豆你玩”吧(图解) 第一, 建仓;第二,控制经销商;第三,舆论制造;第四,对敲。

当你明白我们国内炒家控制价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国是怎么样控制石油的,美国同样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资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东石油出口,甚至许多国家的出口,这方面是比较难做到的。第三,舆论制造。第四,通过期货市场又大赚一笔,在这点上中国,甚至俄罗斯,还有许多大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石油的出口应该是有欧佩克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都错了,美国凭借他的霸权主义,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吧,当然是为了石油,但是美国为什么不去打其他国家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从美国的管理,伊拉克生产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国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储存起来,所以美国就很不爽,找各种借口征服你,让你变得听话。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个大合同,可以有开权。

但调研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美国在后面的主导。过去伊拉克开油田都是拍卖,拿到之后可以随便开,然后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自从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不是这样了。中国、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想开石油的话,必须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后就有美国。怎么合作呢?比如这次中石油去开,他只给你加工费,壳牌要求7.98美圆一桶,南方拒绝;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圆一桶,南方照样拒绝;最后我们只有以开一桶2美圆的价格接受。中石油变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说你的利润不可能超过2美圆一桶,几毛钱了不起了。中国虽然拿到了开权,但是最后等于是以2美圆一桶卖给南方石油公司,他们连开成本都省了,然后美国再从南方手里卖,至于价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迪拜危机,迪拜危机主要是迪拜还不起债务。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并且是第二大国家,他们关系就是国与省的关系,而阿联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国制造迪拜危机只是项庄舞剑,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个国企叫迪拜世界,在债务危机发生前,它被称为“日不落企业”,在2010年,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在国际收购大量股权,但是,这个企业在2008年,总收入才30亿美国,纯利润只有两亿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却借了美国等银行的3000亿美元搞建设项目,并且还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为抵押,最后迪拜的虚繁荣终于消失,还不起债,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债。从而,美国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也不多讲。

其实还有好多油田都是通过这些方法取得控制权,还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国合作的,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

如果美国债务危机不能解决,会出现什么后果?

简单的说美国是一个靠在全世界借债发展的国家,美国每消费1美元就有0.4美元是借的。然而,为了能够源源不断的借钱,它就需要靠借新债来还旧债。然而,美国国会是规定借债是有上限的,这样以防止本届借债过多而下届无力偿还。在上个月就已经达到借债上限,然而8月3日又有3000亿国债到期,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借债上限,继续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其实这个办法也跟普遍,时期就曾两次提高上限,但是明年就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的两党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选票势必会发起争夺,在野党共和党此时就站出来阻止提高债务上限法案,提高它的曝光率,证明它更在关注民生,从而为选举拉票。其实所谓的债务危机更可以看成是场政治作秀,两党最终都会妥协,如果谈判没能成功的话美国就无法偿还债务,从而打击了美元的信用度,投资者就不会购买美国债券以及使用美元投资,势必打击了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造成美国股票大跌,造成的损失远不是金融危机可比的。所以美国两党还是不会为了国家前途开玩笑,大可当作是作秀了

原油降价 股市大跌 意味着什么

原油价格下跌,国内炼油业务的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改善目前的亏损状态。对于从事炼油业务的企业来说,油价下跌是巨大的利好。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够顺利调整并与国际接轨,将提高炼油企业盈利水平。

1、原油价格下降,航空板块立竿见影。

2、油价的下跌应该说对整个运输行业都是一个利好因素。

3、原油价格创新低汽车老板高兴。

4、油价见顶,给下游化工企业带来投资机会

股市高位放量下挫,这是股价转弱的一种可靠信号。

对于大盘而言:

一般来说缩量下跌是个调整过程或分歧阶段,短期涨跌看后面的消息的方向了,利空消息将导致下跌,反之向上。放量下跌后继续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不是一路下跌到底,总是在中间出现短暂得调整,那是出现下跌后多空分歧造成的。

对于个股而言:

个股的放量是成交量的放量,对于一个有价值的股票,放量下跌可能是主力的诱导散户成功的标志,后期可能会大涨。对于一个没有价值的股票或者涨幅较大的股票放量下跌还会继续跌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这样的股票往往退二进一式的下跌,短期小有涨幅,消息面较好,从而掩护主力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