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后面又说

2.燃油消费税是多少

3.2014年国内油价共调整多少次

4."油价7年不变"中石化到底冤不冤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后面又说

油价消费税加了几次-油价消费税加了几次怎么算

意思是说,消费税是提高了,但是消费税是含在销售价格之内的。

如果汽油的销售价格不提高,那么,对买油的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直接影响。

如果汽油的销售价格比现在价格升高,但升高幅度没有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升高幅度大,那么,消费税的增加并没有完全转嫁到买油的老百姓头上。

燃油消费税是多少

文/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将价格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从每升0.2元提高到1元。同时,取消了养路费等6项与机动车有关的收费,逐步取消政府偿还二级公路费。

到1月31日,燃油税已经开征一个月了。税费实施前后,汽车维修成本变化了多少?我们采访了三位车主,看他们各自的叙述。

这三个人职业不同,车型不同,里程不同,但加油的前提条件是一样的:都用93号汽油;1月1日0时至1月15日0时,油价为5.05元/升,1月15日0时至1月31日0时,油价为4.94元/升(1月15日0时起,每升下调0.11元)。油价包括每升上涨的0.8元。

为便于计算,我们将1月份的油价统一平均为(5.05元/升+4.94元/升)/2=4.995元/升。假设不征收燃油税,每升油价扣除0.8元汽油消费税,即4.195元/升,但需缴纳200元/月的额外养路费。

由于征收燃油税的附加条件“逐步取消政府偿还二级公路通行费”尚未实现,因此在计算时不会考虑过街桥梁的通行费。

张**,她停五个人,开两个人。

每月节省163.5元。

汽车排量:1.6L。

油耗:8L/100公里

1月里程:570公里

总油耗:45.6升

张**家住杭州文三路,单位在武林广场附近。单位车位是典型的,门口车位6元/小时。经过几天在收费员POS机下伤脑筋的日子,张**加入了“停五开二”的行列——反正她家离单位不远,上班时间还骑自行车,周末出去见朋友逛街也才开车。一个月后,最多也就只开了570公里,大概消耗了45.6升油。

今年1月实际成本:45.6升×4.995元/升=227.8元。

假设不征收燃油税:45.6升×4.195元/升+200元养路费=391.3元。

不走路去上班的宋先生

一个月存13.9元。

汽车排量:2.0升

油耗:11升/百公里

1月里程:2430公里

总油耗:267.3升

宋先生是省政府公务员,家住杭州城西,在环城西路工作。他是典型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宋先生送女儿去幼儿园,送妻子去上班,晚上再一个个送她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平均里程就是几十公里。春节期间,宋先生一家三口回到温州老家,行程800多公里。今年1月,他的车总共行驶了2430公里,消耗了大约267.3升的油。

今年1月实际成本:267.3升×4.995元/升=1335.2元。

假设不征收燃油税:267.3升×4.195元/升+200元养路费=1321.3元。

经常出去跑项目的孙先生。

一个多月的支出是390.1元。

汽车排量:2.4升

油耗:13升/百公里

1月里程:5674公里

总油耗:737.6升

三个人中,孙先生开车最多。孙先生经营着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同时也是设计总监。他每天在一些项目现场之间跑。经营宁波、温州很常见。偶尔会开着自己的车去合肥、南昌等周边城市跑项目,所以他一个月跑5674公里,耗油量约737.6升。

今年1月实际成本:737.6升×4.995元/升=3684.3元。

假设不征收燃油税:737.6升×4.195元/升+200元养路费=3294.2元。

通过对比三位车主的费用,我们发现每个月行驶两三千公里后的油耗在300升左右,这是一个临界点——燃油税开征前后的费用基本持平。如果少于这个数,会比以前省钱。引入燃油税后,这也实现了道路使用者“多用多花、少用少花”的目标。

百万购车补贴

2014年国内油价共调整多少次

2014年国内油价共调整25次。

其中油价总共搁浅6次、上调4次、下调15次。以下为2014年度全年汽柴油价格调整和搁浅时间表以及调整价格。

国内油价调整涨幅加大的原因:成品油消费税涨了近7倍。中国从1994年开始对汽油征收消费税,2008年,国内汽油消费税仅在0.2元/升。2014年末至2015年初,国内成品油消费税在45天内迎来三次上调。三次上调后,汽油消费税为1.52元/升,维持至今。

世界各国成品油中税负水平不同,并不具备横向可比性,因为税负与各国的政策、产油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福利等都有关联。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变化:

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规定,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十年前,国内成品油还没有调价周期一说,与国际油价并没有紧密联系。

正因为此,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创下每桶147美元历史最高点后,国内成品油价并没有随国际油价暴涨而水涨船高。为了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两桶油”确实曾为高油价“买单”。

人民网-油价九连跌概率大 2014年成品油价历次调整情

"油价7年不变"中石化到底冤不冤

到底谁是冤大头?

七年前的2008年,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国家压缩了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同时中国石化也于当年获得了503.42亿元的政府补助。中石化在该年报中称,该等政府补助是为了弥补有关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以及本集团采取措施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而于相应年度中产生的亏损。

从中石化官微的数据分析,中国油价并不算“贵”。但有业内人士立刻撰文指出,挪威一加仑汽油的价格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资的3%,而中国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其人日均收入的30%。该观点认为,如果按照人均购买力,中国油价就是贵。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七年之间,针对油品的税费有过多次变动,无法就七年前的油价跟现在的油价直接进行对比。特别是去年到目前,连续上涨三次的消费税,对油价的影响很大。

林伯强认为,成品油的成本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生产或进口、炼化以及销售。现在进口原油时的成本大幅减少,其他的生产及销售环节的成本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