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应该怎么挑选?听说油换着吃更健康,是真的吗?

2.近期什么食用油出问题了

3.面对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可以做出哪些应对方法?

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应该怎么挑选?听说油换着吃更健康,是真的吗?

食用油涨价了_食用油价格太贵了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十分注意食物多样化,可是无论吃什么菜,食用油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食用油的功能,不仅仅是为菜肴增色增香,更重要的是它还是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所以如何选择健康适合的油,对于日常的膳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应该怎么挑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怎么挑选好的食用油?在买油的时候,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要点,不管油有多么便宜,都是优质好油,比那些大品牌的油还要好。

1、看营养成分

首先在对食用油进行购买的时候,我们要记得先看一看食用油,它里面的营养成分。脂肪成分和维生素e含量高的油,就是最优质的油,还有我们要注意一下,食用油它里面的胆固醇含量,以及钠的含量是多少。

胆固醇和钠的含量最好是为0,因为这两个元素摄入过多的话,对我们人体会带来影响。尤其是拥有三高的人群,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不然的话很容易会对身体的健康,带来多种影响。

2、看看质量等级

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我们要记得看一看食用油,它的质量等级。一般食用油等级被分为4个等级,一级和二级食用油,是通过多道程序去加工而形成的,其提取以后的颜色会比较浅,炒菜的时候油烟会比较少,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油不容易凝固。

而、四级这两种油,在对其进行提炼的时候,油的提炼程度比较低,油的颜色比较深,且油里面的杂质含量会比较多。所以在炒菜的时候,油烟会比较大,但是这种油它里面的营养成分,受破坏程度不高,含量就会更多。

3、看配料表

在买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看一下,食用油它里面的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的原材料,是转基因食用油的话,我们就不要去进行购买了。虽然现在没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物会对我们的人体有影响,但是面对转基因食物的时候,还是要少吃一些为好。

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就是通过我们平时常见到的大豆,还有油菜籽等食材,去压榨而形成的。相比较于转基因食用油的时候,它的价格会贵上那么一点点,但是为了我们的健康,还是多花一些钱吧。

4、看加工工艺

食用油在生产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两种工艺来生产的,一种是压榨法,另一种是清除法。在面对这两种食用油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选择压榨食用油去进行购买,因为它是用纯物理方式,去获取的食用油,能极大保证食用油中的营养物质,不会受破坏。

而利用清除法所生产的食用油,是往里面加入了有机溶剂,在经历高温加热后,提取出来的食用油。这种食用油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多多少少残留一些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对人体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在买油的时候,最好别买这种。

5、看产品标准代号

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T是推荐)、强制性标准GB/Q (Q是强制)、指导性标准GB/Z (Z是指导性)、企业标准Q/开头(严于国家标准)。食用油的种类很多,有玉米、菜籽、葵籽、大豆、花生、橄榄油等。一般情况,执行标准号GB和GB/Q是食用油中标准最低的。

(1) GB/T:纯菜籽油GB/T 1536、纯花生油GB/T 1534、纯大豆油GB/T 1535、纯葵花籽油GB/T10464、纯玉米油GB/T 19111;

(2)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16 (调合食用油一般都是这个);

(3)企业标准Q/:例如,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的执行产品标准号Q/LLH0015S、金龙鱼品牌花生油Q/BBAH0027S,企业标准都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 1534;

所以,购买食用油时,首选 GB/T 和 Q/ 开头的。

总结:

好了,买食用油的方法,我就分享到这里了。以后到超市中去买油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这4个辨别方法,去看一看油的种类,然后再对油去进行购买。可不要一直认为,价格贵的油就是好油,这样的想法是很错误的。

二、听说油换着吃更健康,是真的吗?

先说结论:相比于长期只摄入一种食用油,经常更换食用油更健康。

1、为啥换?

从营养角度来说,油换着吃为的是均衡脂肪酸,弥补单一品种食用油脂营养功能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不同种类的油脂,除了风味有差异外,主要差别在于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和比例不同。这些脂肪酸按照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大类。

(1)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棕榈油、椰子油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饱和脂肪酸摄入量く总能量的10%。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维护骨骼健康,但吃多了可能会增加心血管负担。

(2)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山茶油、橄榄油、菜籽油

油酸又称“安全脂肪酸”,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必需的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官方声明:油酸含量高达70%的植物油,可以认定为对心血管具有健康益处。

(3)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亚麻籽油、核桃油、紫苏籽油;

适量摄入亚麻酸,对大脑和视力发育有益处。

(4)富含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

适量摄入亚油酸,对脂类代谢和皮肤类疾病有帮助。

根据联合国粮油组织FAO发布的《健康食用油的标准》:饱和脂肪酸10%以下;单不饱和脂肪酸75%以上;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比例≤ 1:4。

2、怎么换?

一般来说,换油是按日常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来。

(1)根据饮食习惯

无肉不欢型

日常食用的动物脂肪中本身就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因此不建议再将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黄油、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作为食用油。

素食主义型

喜欢吃素的朋友也不能一味吃素,要注意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才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日常除了要适当补充饱和脂肪酸之外,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要跟上。

(2)根据烹饪习惯

烹饪方式不同,它的烹饪温度也不同,各种食用油的烟点也有差异。如果烹饪温度高于食用油烟点,就容易产生油烟,对掌勺人的健康和厨房卫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适合凉拌的油:山茶油、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低温能更好地保留油脂中的营养成分

适合低到中等温度炒菜的烹饪油:除了烟点很低的几款(橄榄油、亚麻籽油),大部分食用油都适用;

适合高温煎炸的烹饪油:山茶油;

以上就是关于食用油的一些知识了,大家在选择食用油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油脂,控制油的摄入量,以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期什么食用油出问题了

近来各大品牌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均在上涨趋势明显,几乎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且更加严重,比石油还贵,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民生大计,但是价格水平比美国还高,而且都在说中国的粮油价格是被美国控制的,最大的金龙鱼也属于外企,加上近期湖南金浩油,对于这样的民生之计却如此的糊弄,而且还搞出三加一、护脑等嘘头来迷惑消费者,此前的金龙鱼三加一已经涉嫌虚广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纵容损害的只有消费者的利益,接受不得不消费的高价食用油。因为人们需要吃油就像需要吃药一样,不仅价高而且质量存在安全问题而这样的必需品的价格是掌握在利益驱使的商人手中。

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浙江营养师网主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张片红副主任医师提醒消费者:食用油保质期较短,如果存放时间过长,或者不注意避光保存等,都容易引起食用油氧化酸败,尤其是那些特种油(橄榄油、茶油)。氧化酸败的食用油,其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将大量增加,对人体健康伤害更大。因此,购买时应选择小瓶装,不宜买5升、6升的大瓶装。同时,一次性也不要买太多。由此可见:市场上一直主导的5升、6升装食用油都是由企业强加给消费者的,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和消费者需求,对消费者也是有一定潜在危害的。那为什么食用油企业就没有做出改进和提升呢?这同时就说明了现在的食用油营销还沿袭着传统的经验,在产品组合方面并没有做过深入研究和改进,还处于简单、粗放营销阶段。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小包装油,产品也细分到“大豆油”、“葵花子油”、“花生油”、“橄榄油”……等等,五花八门,但并未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没有一种油能成为消费主流。同时这种细分品牌由于营养单一,各有利弊,反而制约了产品销售。

市场小瓶装食用油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除了由以上原因之外,本来还认为由于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小瓶装的价格相对较低让消费者趋向短期消费改变以往储备式消费。还有就是大瓶装除了以上缺点外还有就是体积重量甚大的油瓶人们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每一次倒油都要拿起那么大且重的油瓶,所以小瓶装带手柄就显得优势明显,综合上诉可以确定小瓶装油的市场潜力巨大。

面对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可以做出哪些应对方法?

面对物价持续上涨,作为普罗大众,有什么办法能便自己在面对物价持续上涨立于不败之地,学会积累至关重要,但是也不可能做到消费,所以除了要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以外,更应该学习并做必要的理财投资。

现在的物价是年年涨,甚至月月涨。物价上涨已经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而且是短期无法减轻的压力。有什么应该应对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除了要努力勤恳工作、本着勤俭节约的理念来理性消费之外,更应该多方面去学习理财知识及将学到的理财知识加以运用,使自己能够应对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

如果努力勤恳工作这一点就不用细说,第二点如何能够本着勤俭节约的理念来合理地、理性地调配家庭消费支出呢?相信这一点很多人都做到,因为一个家庭有没有存款,能不能跑赢CPI,全靠这一点。积累和消费是一对永远不会改变的对立关系,积累多了相对消费就少了,消费多了相对积累就少了。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不可能不消费,所以通过提前制定消费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比如可以制定每月用于生活支出的上限,将一定比例的工资收入当作生活支出,制定每月必需品的购买在一次购物行程中尽量全部购买全。以便减少每月购物的次数和数量,按实际需要来购物。像淘宝和京东等网上购物平台也是一样。对于眼下风行一时的团购也要取理性的态度,虽然团购已经成为化解物价上涨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也不能看到便宜就什么都想买,不管自身有没有需要。

其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理财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每月将一定比例的工资收入当作理财投入。这也是化解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理财是一项长期投资,比如购买实物黄金或投资型金条或者选择间接性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等都是需要时间来体现价值的。还有一些货币基金也是可以适当投资的。这些?额外收入?都是可以减轻目前的物价压力。但是投资毕竟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是众所周知道的道理。所以投资理财必要理性谨慎,切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否则终将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