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用什么钢做_硬质斧头合金价格走势
1.高频机能做哪些产品?
2.攻若雷霆—古代打击类兵器杂谈
3.怎样加长海竿
4.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应用于哪些行业?
5.高频热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
高频机能做哪些产品?
上海jun/sai高频机能做以下产品:
A鞋帽服装标牌类:鞋面压花、鞋底热合、鞋垫压花、鞋垫焊接、帽子压花、服装压花、雨衣热合、雨披热合、雨具焊接、服饰标牌、吊牌热合、商标热合、胸卡、皮标热合、植绒布料压花等
B饰品玩具文具类:工艺品焊接、饰品热合、礼品包装、玩具热合、玩具包装、玩具焊接、玩具压花、文具热合、篮球压花、文具吸塑包装、体育用品包装、名片内页热合、相册热合、相薄热合、镜盒热合、CD袋热合、鼠标垫、镜盒焊接压花等
C皮革皮具箱包类:皮革焊接、皮革压花、皮具焊接、皮具热合、箱包压花、毛巾压花、真皮压花、皮革压印、皮革压标、皮具压线、皮革压纹、皮革压图等
D门垫脚垫地毯类:PVC门垫压花、门垫焊接、塑胶门垫压花、地毯压花、地垫焊接、脚垫压花、坐垫压花、S型脚垫焊接、电动车脚垫压花、脚垫焊接、机车坐垫、坐垫焊接等
E塑胶包装封口类:塑胶热合、包装袋热合封口、塑胶焊接、PVC包装袋、热水袋、电器吸塑包装、工具包装封口、PVC折盒、五金吸塑封口、电池包装封口、电子产品吸塑封口、牙刷包装、PVC焊接、塑胶压花等。
攻若雷霆—古代打击类兵器杂谈
你知道吗?原来刀也分很多种?
刀,不是说刀真的,而是使其不被发现,或者难以探测。属于为了深入敌后执行任务的特工,以及对工作环境磁性敏感的人员的武器或者工具。
刀主要分两类,外表伪装和材料反探测。
外表伪装比较好理解,就是把刀伪装成无害的随身用品,如腰带,口红,签字笔等,以及其他不像是刀的东西。二战和冷战时期这种刀为各方的特勤人员服务,以至于其已经成为间谍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安检系统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这种刀的实用性已经大打折扣。因为所伪装的物品本身的限制,伪装刀的尺寸都很小,很难起到理想的工具或者武器作用。于是,伪装刀逐渐退出了军事舞台,更多的成为个人收藏玩物以及**里的新奇玩意,很偶尔很偶尔还会被人尝试混过现代安检,多以失败收场。
现代刀,大部分是为了EOD(排爆)环境考虑的。现代爆炸装置,甚至一部分IED(路边)带有磁力传感系统,本是为了当装甲目标考得足够近时触动引信的,但是同时也给排除造成了很大的风险。于是出现了很多不具备磁性的EOD专用刀。
常见的材料,目前有特种塑料,特种陶瓷,碳纤维,玻璃刀以及钛合金。
一:特种塑料刀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ZYTEL,属于一种玻璃纤维。冷钢的FGX以及其他有机合成材料刀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这种材料的特性是,完全没有磁性和金属特质,金属探测器完全无法探测,没有磁化的可能性。弹性好,质轻,无锈蚀可能。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廉。
缺点是硬度非常低,基本上无法磨出像样的刀刃,用作武器只能捅刺,划割非常勉强。
二:陶瓷刀
陶瓷制刀目前已经趋近成熟,陶瓷菜刀正在涌入市场。陶瓷除了相对质轻,不锈,绝缘以为,最大的优点就是超高硬度。其硬度比玻璃要高,接近钻石的硬度等级。这使其可以更长久的保持锋利,如果打磨正确也可以得到超高的锋利度。
缺点是几乎没有弹性,无法横向受力,一旦钝化基本都是崩口,难以修复。超高的硬度需要专门的打磨设备。
因为陶瓷在刀里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最大,所以现在的民用陶瓷刀都掺有金属以防有人携带其通过安检。
陶瓷的原料成本不高,但是加工成本高,所以价格居高不下。根据不同的品质,价格浮动也非常明显。
三:碳纤维刀
新兴材料。轻,不锈,无磁,无金属特性,弹性好,硬度比塑料高很多,可以磨出比较像样的刀刃,捅刺和划割都更有力。目前还没有针对碳纤维刀的安检研究,倒是美国的安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机场安全的问题。
缺点也是贵。而且碳纤有很多种,越高级的碳纤材料碳纤维越细,单位面积纤维越多,性能越优越,价格也越高。如果碳纤质量不够好,造出的刀质量也会不如人意,但太高级了于价格的平衡又是一个新问题。硬度不及钛合金。
目前还没有量产碳纤维刀,只有手工刀匠开始尝试用碳纤维制造一些简单设计的小刀。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碳纤另一个优点就是加工灵活,可以很容易的作为夹层使用。
FOX碳纤夹钛合金刀刃刀
四:玻璃刀
之前一直在想玻璃就各种来说都比陶瓷便宜应该有人尝试,结果今天看还真有。但是因为玻说起历史最久远的武器,肯定要说是打击兵器类了,打击兵器源远流长,在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棍棒就已经是最早使用的武器之一。不过那时所使用的棍棒,估计和黑猩猩使用的棍棒有一拼,只是一些不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原始木头棍棒。后来,才慢慢出现和石头相组合的强化棍棒,例如石斧、石矛,似乎这个东西在所有原始人类遗迹都有发现,估计在石器时代,是作为工具和武器的双重用途被使用的。究其源,斧音从甫,乃是开始之意,开天就是用斧,可见这个开始的意思并不白当的。在各国的神话传说中使用斧的神或者英雄都是很多的,到了野蛮的北欧更是人手一把了。在很多文明之中斧都代表了权利和战争。
不过随着金属冶炼工艺的提高,面对当时无防护的情况,棍棒、斧钺这些打击兵器,其实效性和挥舞的速度实在不能和后来的锋利金属刃或尖的剑、矛这些兵器相比,于是在金属武器发展之后很快就退居次位,更多的担负起工具的作用了,偶尔会有化外的野人挥舞着斧头跳个舞什么的威慑一下。在周代,战场战场上就很少能看到斧钺的身影,只是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用于仪式之中了。类似的还有传承了伊特鲁丽亚斯文明的罗马,斧头也成了一种象征。不过欧洲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社会发展缓慢,战斧到一直是维京战士和法兰克武士们的主要装备。
图为维京战斧
世道轮回,随着各路人马手里的铁越来越多,可也想自己身上大量挂铁片以后,打击兵器迎来了他的复兴,到南北朝时代,中国的骑兵达到了重装甲化的巅峰,由于打击类兵器对装甲有独特的杀伤能力,钝击效果可以无视装甲的厚度。打击类兵器出了复兴的契机,得到再度重视,被大量使用,使之无论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有了很展。自野蛮的重甲女兴起后,为了与之对抗打击类兵器在双方都达到了顶峰。
图为斧钺
打击类兵器主要包括棍棒、斧钺、锤杵、连枷、流星、鞭锏。
这类武器为提高命中时的打击效果,多为重量很大的重兵器,利用杠杆效果具有相当大的动量,只要命中目标,使敌人身披软质的铠甲例如锁子甲和皮甲,基本不能带来丝毫防护,甚至可能由于锁环的崩碎带来更大的伤害,硬质外形的板甲或许能减轻些伤害,但是在重击之下,仍能给敌人带来可怕的内伤。例如考古学家在挪威发现的一具北欧海盗的遗骸上发现,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发生了严重的变形,虽然受伤后他又活了几年,但是苟延的这些岁月一定非常痛苦。
为了形成更有效的“杠杆作用”,一种做法就是加大打击部分的重量,例如锤、狼牙棒、战斧之类就是其典型代表。另一类,则用了离心力来加大动量和惯性,使用绳索和锁链将握持部分与打击部分连接,代表有连枷、流星锤等。
图为连枷的3D图
打击类兵器通常都是傻大笨粗,但同时也就很耐用很坚固,刀剑类兵器容易折断,和敌人兵器相碰时,常常发生卷刃。矛戟等长兵器,在混战中刺入敌人身体后,常常由于来不及拔出,而不得不放弃。打击类兵器虽然可能会有些弯翘或部分损坏,但并不影响其使用,所以面对血战时武将们常常选择打击类武器作为自己的副武器,例如善用马槊的秦琼、尉迟恭。事实上南北朝后期的武将都会带类似的副武器。如同欧洲的骑士会带手锤和权杖一样。
图为欧洲权杖
不过从这我们也看到,打击类兵器是作为武器出现的,主要就是由于其长度通常较短,在战场上争锋并不占优势,尤其是在对付披甲较少的小兵时。最早的打击类兵器当然是棍棒了,不过真正成功的却是斧、钺,从石斧到印第安战斧的形状都一样,只不过分量和长度有变化,其主要攻击手段仍是以劈、砍为主。
我国大量使用大斧的时代除了商代就是宋朝了,不过商代的恐怕应该称为钺,其圆刃长柄,大刃面,都和斧有所区别,后来作为依仗的用途似乎更多些,不过给中国留下的印象却是颇深的,搞得杀头都叫就斧钺了。宋代的大斧,堪称中国古代最大最有威力的斧。全长约一丈,钢刃斧头部分长二尺,重约十斤,用两手握着使用,女铠甲坚实,作战时人马如墙进,号称铁浮屠,寻常兵器难以伤害,宋军对付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大斧和马扎刀,不过这大斧的主要攻击目标却是马腿,只要把战马的马脚砍断,掉下马来的士兵战斗力就大打折扣了。提到麻扎刀,我以为可能是斩马刀之误,斩马刀背厚刀沉,攻击效果类似大斧,现在故宫藏有康熙御用斩马刀,相当有威慑力,据说此类武器乃是前锋营宫城拔寨使用的武器,看来也是一种步兵武器。
斧重新被使用应该是在东晋,东晋为了抵御北方骑兵将大斧重新引进了战场,《晋书》石季龙传记就有记载。唐军与坚甲利器的吐蕃作战时似乎并没有用到类似的武器,不过唐军的陌刀比起大斧来也毫不逊色,而且唐军主要以骑兵对骑兵的作战方式似乎也并不需要这种武器,唐初的程知节在隋唐英雄传中是以用斧出名的,但是《旧唐书·程知节列传》中载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看来他用的应该是枪。
倒是安史之乱中有不少用斧的记载,可是当时恐怕类似于两晋临时应急的情况居多。到了宋代,辽、西夏和后起的金都是拥有重甲骑兵的国家,铁鹞子、铁浮屠一听名字就知道其防护超人,面对披甲戴盔的重甲骑兵,宋军除了使用先进的神臂弓以外,就是用大斧近战来对付了,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的顺昌和第二年的柘皋这两大战役中,都在正面对抗中打败了金国,金军元帅完颜兀术就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宋军武器之中,最好、最厉害的是神臂弓,其次就是大斧,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兵器了。在说岳全传中兀术也是用斧的,但是我们观《金史·列传第十五·宗弼》中对兀术的记载“都统杲出青岭,宗望、宗弼率百骑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野里斯等,驰击败之。宗弼矢尽,遂夺辽兵士枪,独杀八人,生获五人,遂审得辽主在鸳鸯泺畋猎,尚未去,可袭取者。”这段记载看来宗弼也是用枪的行家。
史书上真正用斧的名人,应该是李显忠。“城东北角敌兵二十余人已上百余步,显忠取军所执斧斫之,敌始退却。”《宋史·李显忠》而他平时的则是用双刀“夏人以铁鹞子军来。显忠以所部拒之,驰挥双刀,所向披靡,夏兵大溃,杀死蹂践无虑万人,获马四万匹。”
除了大斧这样的双手用长兵器外,还有单手用的板斧,柄长约二尺半,斧头约一尺,刃宽约8寸,斧柄木制,斧刃用包钢法锻造而成,号称雪花镔铁就是了。通常是两手各握一把成对使用的。使用板斧最有名气的要算《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了。这位莽撞人手使一对板斧,在战场上,排头杀去,不分敌我,其威力犹如龙卷风,由此得到“黑旋风”的绰号。不过在同时期的欧洲手持两把斧子作战的可不多,人家更喜欢用一把斧子加一把盾牌的方式。但是斧子的杀伤力仍是可怕的,在决斗中选择用斧子的话就等于中国的立生死文书了,肯定是要出人命的。
怎样加长海竿
钓鱼技艺 第06章 怎样才能少跑鱼
第六章 怎样才能少跑鱼
--------------------------------------------------------------------------------
鱼咬了钩又跑掉,这是垂钓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件令人扫兴的事。一次我去水库钓鱼,听说那里有大鲤鱼,便精心制备了以煮大麦为主料的糟食,早早来到现场,选好钓位后,抓紧时间装钩、甩竿,静守两个多小时,一点动静也没有。趁此机会,想吃一些早点。当我刚打开饭盒,就听钓友呼喊:“大鱼咬钩啦!”只见四五米长的大海竿弯成了“弓”状,当我跑去抓住竿时,已是空空如也,鱼儿溜之大吉了。尽管接着也钓上了几条鱼,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后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打老鼠夹子的启示下,研制了防跑鱼的渔竿自动化插座。这虽然是土办法,但它既能架海竿,又能架手竿,还可代替绷子竿,只要鱼咬上钩,就休想挣脱。
一、海竿自动化插座的制作和使用
海竿自动化插座,由托竿器、支架和卡锁三部分组成。只要鱼咬钩拉翻卡锁,在弹簧的作用下,海竿可自动弹起来,等于钓者提竿,但比提竿来得快,且刺鱼有力,很少跑鱼。
(一)材料的选择
首先要根据海竿的长度和重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金属材料。最好是铝合金管或板条,这种材料不生锈,轻便,美观。但价格较贵,可用一般材料制作。中等型号的插座,须备:直径6.5毫米盘圆钢条2米,8号铁丝50厘米,自行车鞍座簧2~3根(或门弓簧1根),汽车废油管8厘米,细铁丝15厘米,直径0.5厘米的金属环2个,小号钥匙环1个,大于0.5毫米的粗尼龙线20厘米,0.3毫米的细尼龙线15厘米,防锈漆和黑色调和漆各20克。所用工具有:电焊枪1只,电焊条1根,钳子1把,锤子或斧头1把,油漆毛刷1把。
(二)托竿器的制作
先用盘圆钢条40厘米,用钳子从中间揻弯成双股叉形,间距为8厘米。弯曲的一端呈鸭嘴状,在其两侧末端各揻一个直径大于6.5毫米的圆圈,借此与支架联结形成可自由活动的小关节。用长约12厘米的8号铁丝揻成“B”字状,其两端与鸭嘴状托竿器两末端圆圈底部焊接,借此固定弹簧的上端。用8号铁丝揻2根“?”弧形条,焊接在鸭嘴下部两侧,其距离恰好使托竿器分成3等份。这2根“?”弧形条的功能是,对托竿起加固作用,不易移动。同时焊接上便于插入小竹条竿的铜管。在鸭嘴的上部、距两侧末端圆圈约3厘米处再焊上一根用8号铁丝揻成的“C”弧形条,使鸭嘴的宽度固定在8厘米。上“C”弧形条与下“?”弧形条成圆形空筒,便于海竿柄部插入。最后,在两个下“?”弧形条柄的突出部,焊上1个10~12厘米长的小铜管(如汽车上的废油管),此管可插入一细竹条,就是用抛砣法垂钓的自动竿,此竿长60~80厘米。在小铜管的中心部,向两侧各延伸3~4厘米处焊接上2个金属环,以挂卡锁之用。。
(三)支架的制作
取直径6.5毫米盘圆钢条2根,每根长40厘米,平行排列整齐,间距8厘米(与托竿器同宽),在一端留出插入地面的20厘米处,横着焊接1根8厘米长的8号铁丝,顶端再横焊1根10~11厘米长的8号铁丝,使其两端各长出支架的宽度1~1.5厘米,以此穿入托竿器两侧末端的两个小圆圈中,形成自由活动的小关节。最后,在顶端横铁丝与下部横铁丝的中间再焊上1根8厘米长的横铁丝,使支架更加牢固。。
(四)卡锁的制作
用8~10厘米长的竹条,修理光滑,在距一端的0.2厘米处,用粗尼龙线扎牢即可。也可用1根自行车辐条,在距一端2毫米处,揻一个能拴线的小圈,使其总长度为8~10厘米,同样可作为卡锁使用。
(五)整体插座联结组装
先把托竿器两侧末端的小圆圈套入支架顶部,横撑两端的突出部,在托竿器“B”字形的底部,拴上弹簧的一端,将簧拉紧后,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最下层横撑中心部位,把托竿器压下到适宜的角度,将卡锁插入铜管下缘的金属环中,把拴卡锁的线绳拉紧固定在弹簧下端的联结处,在小铜管前端的小环上,再用细铁丝或曲别针,揻成能穿入竹条或钢丝的小圈,亦称中间带环的活动体,其中一端与铜管下的前金属环形成可自由活动的小关节,另一端用5~7厘米长、0.3毫米粗的尼龙线拴牢,与上述小号钥匙环联结,以便于夹住主线。只要夹在小号钥匙环中的主线稍微受力如鱼咬钩的拽力,卡锁即脱离活动体的中间环,托竿器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被立刻弹起,自动扬竿刺鱼,使上钩的鱼无法逃脱。至此,反应灵敏的海竿自动化插座组装完毕。。
(六)制作海竿自动化插座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竿身的长度确定托竿器的长短,一般是20~25厘米。
2.各个活动小关节,如托竿器与支架横撑的联结处,卡锁前端的小环与铜管下前方金属小环的联结处等,均应活动自如,反应灵敏。为此,要经常在表面涂点润滑油,防止生锈。
3.弹簧的拉力,应根据竿身的重量来选择,只要能把海竿弹起来,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就可以了。如用小海竿,可用橡皮筋或自行车内胎条代替弹簧。
4.卡锁尤其是它的两头,不论是竹制品还是钢丝制品,必须打磨光滑,以利拉动主线时反应灵敏。
5.在托竿器或小竹竿梢的远端,应拴上一个渔铃,以便报警提竿。
该插座有三种用途。除了装上海竿进行自动提竿外,还可以利用扫帚上的细竹条自制1根60~70厘米长的小竿,将其根部修整光滑,使之能插入托竿器的小钢管内,在竿梢上用细钢丝揻成导线环,并加以固定。在此环后5厘米处拴上渔铃,用抛砣法远钓。一定要收紧主线,否则反应不灵敏。要把收紧的主线夹入小号钥匙环中,将余线固定在支架或岸边的适当物上。这种抛砣法自动化垂钓,一人可看管4~6根竿。
此插座又可作手竿支架。一是用短竿长线,空心重砣,手抛法自动远钓。二是把卡锁固定死,仅起架竿的作用,而后者的竿身长度无关紧要。
二、海竿加挂大号钥匙环
这是观察回线鱼咬钩的好方法。鱼儿上钩后因被刺痛,可能向四面八方逃窜,形成拉线区、移线区和回线区。鱼上钩后,不可能按照人的意图把竿梢拉弯,或把自动化卡锁拉翻。
人们知道,回线的鱼竿梢不弯,渔铃不响,卡锁不翻。唯一能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主线弯曲或松弛,而这个除了目不转睛地紧盯,很难发现。如果在海竿的第一、二导线环中间,串入1个大号钥匙环,其情况可大为改观。当上钩鱼出现回线时,大号钥匙环由于自身的重量,会迅速地下降,有时可碰击空心竿体发出响声。当上钩鱼要线时(进入拉线区或移线区),此环急速地上升,主线呈笔直状,钥匙环碰击竿体,所发出的响声比回线时大得多。听到不同的响声,即可取不同的措施防止跑鱼。
三、一竿多钩
在长期垂钓实践中发现,一人操作多竿(并非自动化),未必比一竿多钩收获多。在多竿垂钓中,往往顾此失彼,失去最佳提竿时机,弄不好还可能把竿折断,甚至在忙乱中自己把竿踩断。这是非自动提竿多竿垂钓中常见的弊病。究其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实践证明,一人看多竿不如一竿多拴钩。
(一)集束式钩配糟食,加挂串钩配活饵或多种钓饵在有关糟食的章节中已简要提过这些装钩方法。现从减少跑鱼角度再作进一步探讨。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把集束式钩由原来的6~8只钩,增加到10~12只钩,把脑线的长度由原来的14厘米加长到16厘米,不用钥匙环,而是直接打结留出套扣。这样改进的结果,挂饵多了,溶化散开的面积大了,饵液中潜伏的渔钩多了,常出现一鱼吞入双钩或鱼体挂上1~3只渔钩的情况。鱼越大,吞入或挂上的渔钩越多,跑鱼的现象就相应减少。有时一组钩可同时上2尾鱼,令人兴奋。
加挂在串钩上的多种饵,既是减少跑鱼的一种方法,又是能多钓鱼的一种有效措施。用10~15厘米长的脑线,拴3只不同型号的渔钩,即用大号长柄鹤嘴钩装上大青虫(葡萄架下或阔叶树下比较常见);中号短柄圆底钩装上具有独特气味的面食;小号袖珍钩挂上有香精味的蚯蚓或小河虾。在此串钩之前,有溶化散开的糟食,这等于对各种食性不同的鱼,摆上一桌丰盛的佳肴,它们可根据各自的口味选食。由于钩尖裸露,摄猎面积大,无论是吸食糟食而上钩的鱼,还是吞入串钩钓饵而上钩的鱼,挣扎再凶,都休想脱钩逃窜。但是,这种多钩组合垂钓方法,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病,即易挂钩,而挂钩后也抖不掉,拉不脱,只能在主线末端打结处拉断。因此,在易挂钩的水域垂钓,不应使用这种组钩。
(二)盘子钩加挂串钩配多种饵
这种钩和集束式钩一样,能多钓鱼,少跑鱼。盘子钩具有饵的溶失时间长的特点,节饵省事。另外,它不像糟食钩那样,饵溶后不能再紧线,而该组钩可视需要,既可抖竿诱鱼,也可紧线提拉诱鱼。盘子组钩的制作方法是:
1.拴串钩。选1块薄金属片,剪成2分钱硬币那么大,沿其周边钻上6个相等距离的小孔,以备拴钩穿线之用。在其中心部位,再打一孔,备穿线固定后与主线联结用。用0.25~0.3毫米的尼龙线为脑线,先在一端拴上1只6~8号伊势尼钩,另一端穿入金属片周边的小孔中,在固定时力求保持钩尖朝上。照此法,依次拴上6只渔钩,在脑线穿入小孔时,最好是衬入一小塑料管,以防孔缘的锐边把脑线切割或磨断。拴钩固定后的脑线长度,应根据盘子的大小而定,以钩柄刚搭盘边、钩身在盘外为宜。
2.盘子的选择制作。首先要根据竿身的承受力来确定盘子的大小。如用1.7米的小海竿,一般用直径为6~7厘米的塑料瓶盖即可。剪一块厚度、重量相适宜的铅片,用细铁丝固定在瓶盖的底部。若用大海竿或抛砣施钓,可用易拉罐的底部,灌注水泥即成。在距罐底0.3厘米处剪下,边缘稍加打磨以防止划伤手。用钉子在其中心部捅一个小孔,并打磨光滑,使其畅通,将长约0.3厘米的硬质塑料管插入此小孔中。为使水泥固定牢固,应在罐底的中心部与周边,用细铁丝上下穿插缝合,将调和好的高标号水泥灌注在罐底里面,与插入中心孔中的硬质塑料管的高度抹平,其总重量不能超过海竿的承受力,就成为大小适宜的盘子钩。
3.组装和联结。穿入粗0.4毫米、长50厘米的尼龙线,一头拴在装有6只渔钩的托盘上,用长约1厘米的细铁丝打一死结固定。另一头留出与主线联结的套扣,在距套扣下方约10厘米处,拴上联结器,以备加挂串钩多种饵。
4.装饵和理钩。提起拴钩的托盘,把带有一定粘度和气味的饵料装满盘子,压实。拉紧主线使拴钩托盘埋入钓饵中,再在拴钩的托盘上加点面饵,借此把6只渔钩理顺埋好,使全部钩尖裸露并保持朝上。
5.施钓。这种盘子钩无论是瓶蓝加铅片的,还是易拉罐底灌水泥制成的,投入水域后一定要紧线,要紧到竿身弯腰,或竿梢低头。由于铅片或水泥的自身重量,总能保持饵钩朝上,水泥或铅片在下,以提高上钩率。由于水泥灌制的易拉罐盘子钩较重,小竿无法使用。可用手竿抛砣远钓,与自动插座配合使用,效果尤佳。
无论是集束钩加挂串钩,还是盘子钩加挂串钩,只要鱼咬上其中任何一只钩,在其刺痛地挣扎过程中,鱼身上总会挂进1~3只渔钩。鱼的个体越大、挣扎越凶猛,其身上刺入的渔钩越多,所以跑鱼的机会可大为减少。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应用于哪些行业?
一、热处理行业:
1.液压元件如:柱塞泵的柱塞、转子泵的转子、各种阀门上的换向轴、齿轮泵的齿轮等高频淬火。
2.各种电动工具齿轮轴的高频淬火热处理。
3.各种木工工具,如:斧头、刨刀等热处理。
4.各种汽、摩配高频淬火热处理,如:曲轴、连杆、活塞销、凸轮轴、气门、变速箱内的各种齿轮、各种拔叉、各种花键轴、传动半轴、各种小轴曲柄销、各种摇臂、摇臂轴等高频淬火热处理。高频焊机
5.五金工具高频淬火热处理,如老虎钳、锤、大力钳、扳手。二、钎焊行业:
1.探矿用的钻头焊接、如一子钻头,羊角钻头的焊接。
2.黄铜、紫铜、不锈钢锅底等金属材料的复合焊接。
3.硬质合金*的焊接。如车刀,铣刀麻花钻热轧、钳子、锤子、扳手、断线钳等;
4.金刚石刀头的焊接、如金刚石锯片的焊接、磨具、锯齿焊接。三、锻压行业:
1.五金工具透热,如钳子,扳手等加热透热成型。
2.探矿钎杆锥柄挤压。
3.钢管透热成型如弯管等。
4.钢板加热,折弯成型。
5.标准件,紧固件的透热成型。四、塑料焊接行业:
较大工件或不规则工件的熔接,例如尼龙、PP、PE、PA、塑胶马桶、汽车内饰、双层保温杯、喇叭网、注塑件、车用石岩、罐、车灯、蓄电池。
高频热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
高频热处理设备应用范围广泛
(一)焊类
1、金刚石刀头的焊接,硬质合金锯片的焊接及金刚石刀具、磨具、钻具的焊接。
2、机械加工用硬质合金刀具的焊接。如车刀、刨刀、铣刀、铰刀等刃具的焊接。
3、矿山工具的焊接,如“一”字钎头、柱齿钎头、燕尾型煤钻头、铆杆钻头、各种煤机截齿、各种掘进机截齿的焊接。
4、种木工刀具的焊接,如各种木工刨刀、铣刀和各种木工钻头的焊接。
(二)锻造、轧制类
1、钢板加热,折弯成型。
2、标准件,紧固件的透热成型。
3、五金工具透热,如钳子,扳手等加热透热成型。
4、探矿钎杆锥柄挤压。
5、钢管透热成型如弯管等。
6、金属材料加热退火。如:铜管、钢管拉伸、弯管、砸头;铁丝、钢丝加热制钉;不锈钢制品退火、涨型。
7、汽车后桥热装,电机转子,轴承,齿轮等工件的热装;
(三)热处理类
1、各种五金工具、手工工具的热处理。如钳子、扳手、旋具、锤子、斧头等。
2、各种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的高频淬火处理。如:曲轴、连杆、活塞销、曲柄销、链轮、凸轮轴、气门、各种摇臂、摇臂轴;变速箱内各种齿轮、花键轴、传支半轴、各种小轴、各种拨叉等高频淬火的处理。
3、各种电动工具上的齿轮、轴等的高频淬火处理。
4、各种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的高频淬火的热处理。如柱塞泵的柱。
5、塞、转子泵的转子;各种阀门上的换向轴、齿轮泵的齿轮等的淬火处理。
6、金属零件的热处理。如各种齿轮、链轮、各种轴、花键轴、销等的高频淬火处理。
7、机床行业的机床床面导轨的淬火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