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烷油,芳烃油和石蜡油的异同点和适用范围

2.芳烃和柴油一样吗

3.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类,这五类各有什么区别和优点?

环烷油,芳烃油和石蜡油的异同点和适用范围

芳烃油价格走势_四川芳烃基软化油价格

环烷油

环烷油是由环烷基原油加工而制得,主要是环戊烷?环己烷及其同系物。它有较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因此本产品环保无毒,且与大多数橡胶相容性极佳,具有良好的产品适用性。环烷油属于操作油(加工油、填充油)之类,是以环烷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馏分。

环烷油具有饱和环状碳链结构,具有低倾点,高密度、高粘度、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而且在它的环上通常还会连接着饱和支链。因为这种结构,使环烷油既具有芳香烃类的部分性质,又具有直链烃的部分性质,又由于环烷油来自天然石油,有价格低廉、来源可靠等优点,决定了环烷油能够在许多领域有着特殊的用途。

环烷油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粘度高、倾点低,填充到橡胶中能够很好地增强充油胶的机械性能和耐寒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方便的进行贮运操作。

优良的光、热稳定性:芳烃含量极低,CA值几乎为0,抗氧化性和抗褪色性能好。

较低的蒸发损失:减少了操作空间的油气密集度,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生产的安全。 极低的极性物质含量:氮、硫、氧等极性杂环化合物含量低,有效地避免了这些物质引起的充油胶制品的褪色、老化和在日光照射下聚合物龟裂的情况。

优异的橡胶相容性:在碳型结构分析中,CN值大于40%;很高的环烷烃含量使它与橡胶有很好的相容性,能够大量填充。

良好的稳定性:适量填充的橡胶制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出现渗油现象。 用途广:既是橡胶合成的填充油,也是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制品加工的操作油(或软化剂)。

芳烃油

芳烃油也称芳香烃或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产品和基础原料之一,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乙苯等。因为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芳烃油的质量指标:粘度、闪点、苯胺点是表征芳烃油组成和物理性质的主要质量指标。物理性质不同的芳烃油对硫化胶具有不同的影响。

芳烃油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帮助胶料中填充剂的混合和分散,降低胶料粘度和混炼能耗,调整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适用于以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同时广泛用做橡胶操作油,填充油,适用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及其复合配方,与其相溶性好,对胶料的压延性和挤出加工有良好的作用。

芳烃油与合成胶的相溶性好,可提高轮胎抓着性和制动性,被广泛用于轮胎生产,同时有利于填充和降低炼胶温度,是机械油、松焦油的换代产品。在轮胎生产中,胶料被挤出成层后,芳烃油的低石蜡含量有助于保持其层压粘性。

石蜡油

石蜡油是润滑油馏分经脱蜡硫酸精制的烷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闪点高的产品。弥补了橡胶行业用机械油、变压器油、机油等代替橡胶加工油的缺陷,且也去除了润滑油组分中很多不利于橡胶生产的成分。

石蜡油高闪点和低挥发份为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制品加工提供了更好的耐候性和高温下挥发物小的特性。石蜡油具有挥发份少、闪点高的特点。芳烃含量低。这在过氧化硫化工艺的应用别重要,芳烃含量低可减少硫化剂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石蜡基油的低芳香烃含量和低挥发性远胜于其它精炼不够的橡胶填充油且提高了橡胶及弹性体的抗氧化降解性能、低挥发性有助于防止老化收缩,并且有利于改善制品的不良外观(如粗糙、有气泡),这两种特性有利于延长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极低的稠环芳烃含量,二甲亚砜抽提物含量远小于3%,不需进行致癌倾向标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

芳烃和柴油一样吗

不一样。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基本性能不同、应用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芳烃油

芳烃油也称芳香烃或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产品和基础原料之一,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乙苯等。

2、柴油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

二、基本性能不同

1、芳烃油

深色黏稠液体。黏度(60℃)12--15°E。闪点(开杯)170~200℃。苯胺点约36℃。芳香烃含量70%~87%,饱和烃含量20%~35%,极性物含量<25%,沥青烯烃含量<0.5%? 。

2、柴油

主要指标是十六烷值、黏度、凝固点等。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三、应用性不同

1、芳烃油

芳烃油具有良好的橡胶相容性,耐高温、低挥发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可以增强橡胶产品的抗风化、氧化、磨擦、衰老程度,同时能帮助胶料中填充剂的混合和分散,被广泛应用于再生胶及多种橡胶制品等行业。

2、柴油

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

百度百科-芳烃油

百度百科-柴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类,这五类各有什么区别和优点?

润滑油基础油分为I类基础油、II类基础油、III类基础油、IV类基础油、V类基础油五类。

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会受到限制,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V类基础油则主要是其他合成基础油。

区别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的不同:

1、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2、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3、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

4、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5、合成烃类、酯类、硅油、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扩展资料:

酯类油特性:

在一般情况下,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连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

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

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情况下的优胜之处。

参考资料:

润滑油基础油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