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物油燃料_武汉生物柴油价钱多少
1.武汉度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2.色拉油底部有沉淀物,能食用吗
3.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公司有哪些
4.蒋昕捷的他与地沟油
武汉度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湖北省注册资本:6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江淑俭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开业登记机关: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洪山分局注册地址:洪山区珞狮南路狮子山特1号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柴油实验楼(整楼)
法定代表人:江淑俭
成立时间:2010-11-19
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000021541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洪山区珞狮南路狮子山特1号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柴油实验楼(整楼)
色拉油底部有沉淀物,能食用吗
地沟油及其分类 地沟油摇身变成食用油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 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 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 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执法人员检查时,使用食用油酸败快速检测试纸,对比所检测油的过氧化值、酸价是否超标,一旦超标就能确定是问题油。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2 16:39 “地沟油”五大流向 1.酒楼→收集者→酒楼、餐馆(低价购买)→顾客餐桌 2.流入矿山作为选矿捕收剂(新技术) 3.养殖场(牲畜的饲料) 4. 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5.工厂和学校食堂 大量地沟油流回了餐桌 “泔水油”的收集 在多数城市,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农夫模样的人骑着一辆满载泔水的小货车,在街头慢慢前行,一路淋漓不尽的泔水和一股股不断散发出的馊臭味,令路上的行人掩鼻避之。而这些令人作呕的垃圾1小时以前或许还堆 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 积在的某个餐馆里。这位农夫每天晚饭后都会骑车赶到这里,然后将泔水集中运走。在这些餐馆厨房里,掀开废水井盖,就会看到里面漂浮着一些粘稠的褐色东西,那是清洗碗碟后的油脂、洗洁精和饭渣混合物。人们称这些废油脂为“地沟油”。而这位农夫来此的目的就是收集这些废弃油脂。他用大勺一点点地把地沟油掏出来,再混入装泔水的黑铁桶里运走。据北京市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仅北京市就大概有宾馆、饭店和食堂近5万家,每天产生的1600多吨泔水和120多吨的地沟油中,有50%会被私人捞走。每到晚饭时间,大部分的餐馆饭店门前就会停着这样的泔水车。这些泔水会被运到郊区某处民居,泔水和地沟油被混在一个大锅里,锅底下是熊熊燃烧的火苗,农夫用大勺将飘浮在上面的油脂一点点刮出来,倒进旁边的另一个容器里。他们提炼出来的油会有人专门来收购,进行加工处理后再转手卖出去。据知情人介绍,仅在北京地区,像这种“炼油”的农户有上千家。 “黑油”的加工过程 在北京大兴区旧宫附近,有一处被认为北京最大的私人“黑油”集散地,600平方米的院落中摆放着上百只庞大的油桶,里面装满了从各处收购来的地沟油和泔水油。据该家老板介绍,从他爷爷那辈起他家就开始干这一行,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仅仅是地沟油,他一天就能发出四五十吨。在北京做这行生意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他家。在那些肮脏破旧的油桶中,有一个桶里装着的是清亮透明很像食用色拉油的液体,那是他们自己“精心加工”的准备卖给粮油市场供人食用的“成品油”。这种“成品油”闻不出任何的异味,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种清澈而无异味的液体竟然就来源于那些污秽肮脏的下水道。 大连开发区翠竹山城火锅后身的小区路上 进入大院里,只见四周荒草丛生,一片杂乱,院中几条狼狗见到陌生人到来不停地狂叫,这里就是加工车间。在那里,记者目睹了他们加工提炼“成品油”的全部过程。第一步是脱色,他们将大量的泔水油和地沟油倒入过滤机,接着加入一种“白土”产生化学反应,原本的褐红色液体转眼间就变得清澈透明。而在这个步骤里,据他们讲,油的酸价(酸价是衡量油品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酸价越低表明油越好)还会被大大降低。经过这样的“处理”后,那些油很容易逃脱卫生部门的检查;第二步就是水洗,他们把那些经过脱色的油倒进一个大水池后不停搅拌,并去除杂质,再进一步脱色;而最后的一步是真空,就是把油放进一个真空罐加温后”去除异味。 据这位老板讲,在他的车间里,总共有两套这样的加工设备,是他自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研制出来的,方便好用。他们每天都这样不断地加工,而且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这里拉油。十几年了,一直销量都不错。 地沟油加工成“链条” 据知情者介绍,“地沟油”加工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式的链条,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很多人乐此不疲。这种以饮食垃圾炼油的行业是个暴利的行业。 据一位收泔水的人介绍,他们平均每3天就能生产1桶(约180公斤)泔水油或地沟油,每桶平均价格都在580至600元。那么按此推算,他们每月能赚到6000元,如此暴利,那些不法商贩怎能不“趋之若鹜”呢! 而对于那种集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油贩子来说,利润更是极度丰厚。据前边所提到的那位大兴区的老板介绍,他们收购的地沟油每吨是3400元,加工后的“成品油”就可以卖到每吨5000元。去除各种成本后,纯利润每吨在1000元左右。 另据了解,那些找油贩子收油的人把油运回去以后,为了更好地掩人耳目,蒙混过关,还会往那些油里勾兑入大约1/3的色拉油和1/3的棕榈油,就这样,这些混合物被装入小瓶,随着那些“正品油”混进粮油市场,流向人们的餐桌。[ 我国每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 10顿饭有1顿就会吃到地沟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1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 掏油每月能赚上万元 地沟油生产形成了产业链 在调研的过程中,何东平与他的学生们了解到,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人民币左右。利益驱动是地沟油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掏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有人告诉学生们,在这一行,就是打杂的小工,每月也有2500元工资。 在武昌水果湖附近的一家餐馆,老板称每天有至少有50桌左右的客人,餐厨垃圾大概有两大桶,然后由环卫工人每日统一运送处理。武汉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称环卫工人从未运送过这家餐馆的餐厨垃圾。像这类不愿主动“上交”餐厨垃圾的餐馆,似乎并不在少数。作为业内人士,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企业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炜就曾表示:“不少餐饮店的餐厨废油的收购权都已经承包给专人,收购方和餐饮企业间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外人不得插足。”据报道,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 据何东平测算:每1万人每天可产生1吨食品垃圾,经过提炼可产出130公斤地沟油,售价仅为普通食用油的一半。综合统计结果显示,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达到15亿—20亿元。 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暴利的驱使,地沟油交易火爆便不难理解。[4] 废弃油脂利用是的责任 “搞油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油掺油,神仙愁。”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不法商贩通常还会把地沟油掺入食用油中,如果含量较少,更是难以检测。 何东平教授从事地沟油的研究已经有7年,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同时承担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课题——“城市餐厨垃圾中废弃油脂再利用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检测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手段。 身为一名从事油料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何东平却始终认为,地沟油的治理并非检测手段或标准所能决定的,关键还在于管理。 他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每1万人每天可以产生1吨食品垃圾,而这些食品垃圾在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加工流程后,又可以产出130公斤地沟油,当它返回到市场出售时,价格是普通食用油的一半。那么综合统计结果显示,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元~20亿元。 然而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上,我国却长期处在“无”状态,这就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因此何东平的设想是,“必须由集中收购处理餐厨垃圾,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据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估计,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地沟油的鉴别 鉴别:“地沟油”一旦流入市场,消费者要学会感官鉴别。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颜色对比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地沟油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快速准确地检测:利用金属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油的电导率即可判断油中金属离子量。多次实验表明,潲水油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倍至7倍,由此可以准确识别出潲水油。
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公司有哪些
生物医药企业:
武汉原生原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百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纽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美合资武汉中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美合资特动物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华诺森药用技术公司
沪亚生物医药技术国际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武药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新生源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龙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长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
湖北虎泉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健华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久安药业有限公司
湖北南洋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生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武汉三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天天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李时珍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绿雪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施瑞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华科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中研现代中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生联生物制剂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华中科大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武汉巨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德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迪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长久药业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企业:
武汉博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瑞典独资欧米克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九头鸟医疗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奇致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金莱特光电子有限公司简介
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超信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创源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佰美斯医疗控股有限公司
武汉中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致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远光瑞康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武汉呵尔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物农业企业:
湖北凯瑞百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谷瑞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正大有限公司
湖北省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
嘉吉烯王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
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公司
湖北中化东方肥料有限公司
武汉鄂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武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敦煌种业有限公司
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明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维尔福种苗有限公司
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武汉易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金丰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央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华泰种业有限公司
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科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
湖北五三种业有限公司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农科高新种业有限公司
武汉盛大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武汉市植丰种苗责任有限公司
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武汉隆福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金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能源企业:
武汉大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钧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
湖北蓝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南京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武钢氧气公司
蒋昕捷的他与地沟油
2010年3月,已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蒋昕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则关于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的调查报道,让很多中国人下意识地改变了餐桌上的饮食习惯。
2010年3月17日,蒋昕捷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围剿地沟油》一文,文中这样写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而在报道见报第二天,何东平教授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自己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2010年3月24日,蒋昕捷在《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讨论地沟油科学检测的难题和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本无意于渲染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一篇科普报道得到如此关注,皆因其背后存在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看看这一周以来各地媒体的报道吧:在西安,正在熬炼废弃油的连锁火锅店被突击检查的药监部门现场查获;在济南,电视台记者跟拍到不法商贩打捞地沟油的画面;在深圳,荔枝林里隐匿的无证养猪场还在偷炼贩卖潲水油;在武汉,地沟油的回收和贩卖已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大酒店每年以数万元出卖收购权……这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实难道还不够有力,还需要在那个冰冷的数字上纠缠吗?”
同一天,央视《新闻1+1》播出专题节目《地沟油:依然在“地下”?》,以下为部分节目实录:
解说:
“围剿地沟油”,就在一周前,《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表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我们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溜回餐桌。
这份报告访的是武汉产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两天后,何东平教授否认了这一说法。
何东平(武汉产业学院教授):
它加工以后吃肯定死不了,它不像三聚氰胺可以致人死地,但是从道德上让人受不了。
解说:
3月19日,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相关部分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他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那么,从报道见报到新闻发布会改口,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昕捷(《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说)一天之内有50多家媒体给他打电话,包括境外的,然后各级领导各部分也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压力很大,他说他压力主要在这个数字上。
解说:
二、三百万吨的确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然而这么多的电话中是哪些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呢?何东平教授的改口是出于科学严谨的考虑,还是源于这些电话中的压力,我们尚无法得知。只是,何教授的这一改口是否就真能平息几天来的轩然大波呢?
蒋昕捷:
这篇报道本身探讨的是地沟油检测的困难,由于我们这个版面就是科学探索版面,一向是发科普报道的,所以没想到这一次。
解说:
一篇科普报道究竟触动了现实中谁的神经?对比3月17日的报道和3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最主要的变化有两处:一是何东平说,自己并没有对全国的地沟油状况进行过调整,也没有说过有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二就是原先的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毒性百倍于砒霜的说法也是失当的,他也没有取得地沟油进进餐桌的有效的证据。
蒋昕捷:
访的时候,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地沟油的规模有多少,当时何教授就说200万到300万吨。
解说:
事实上,就在今年《北京科技报》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中,何教授也曾对《北京科技报》的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即使在何教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也提到,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蒋昕捷:
废弃油脂当中有多少被回收利用,比如说做生物柴油,或者做化肥,或者做肥皂、化工产品,还有多少做地沟油?我觉得做地沟油的这个比例你找不到,但是有多少正规利用,由于这个是可以统计的。我最近看到安徽合肥的媒体就做了一个调研,他们就找正规回收的厂,看每年回收的规模,发现他们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废弃油脂可能往向不明,不知道它做了什么。
解说:
就在争议声中,一周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突击围剿地沟油。国家食药监管局也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进餐饮业。事实上,公众最为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而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地沟油如此无法见光,但却就是无法杜尽?这次的围剿过后,地沟油会不会又像三聚氰胺一样卷土重来呢?这个绵延多年的顽疾究竟该如何彻底根治?
主持人(董倩):
岩松,你怎么看这个现象?一方面媒体说了,言之啧啧你就是这么说的;另外一方面,教授改口了,他说我没有这么说过,你怎么做这个判定,谁说的是真的?
白岩松(评论员):
我也留意到,当这个教授改口之后有很多人在谴责教授,说怎么能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坚守自己心中你认定的一些科学数据等等。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觉得非常可以理解,由于什么呢?正义在大家那儿,但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却在人家本人这。记者也说了,由于他给记者打过电话,接了50多个电话,这还是报道刚出来,然后各级领导给他打电话,这种压力具体在那。实在在我们这儿感到很愤慨或者怎么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这是第一个。
第二,公理在远方,但是威胁可能就在自己的近旁。从这个角度,作为一个个体来说,我觉得教授权衡了一番之后,可以理解他的这种做法。
主持人:
你指出的威胁是什么威胁?
白岩松:
包括他会感受到,你比如说媒体的这种访可能会放大,他会很担心自己作为相应的课题组的组长,包括自己作为一个著名教授等等这方面的这种因素。
另外,也接到了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电话,你觉得我们很多领导给他打电话会谈什么呢,“非常好,你说得很好?”。
主持人:
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究竟他的身份是个学者,学者可以用轻易两天的时间,就把以前自己做了多年的推论和结论给推翻掉,这意味着什么呢?
白岩松: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往探讨一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为什么?首先,他的确也有改口的必要。为什么呢?由于他在接受访的时候,用的也是“据估计大约是200万到300万吨”。而且这本身中间的空当就很大,中间有100万吨的空当。那么,如接到反过来的质疑,请问你给我拿出证据来,来说明是不是就是200万到300万吨,我相信他拿不出来。
主持人:
如我是教授的话,我就会问他,既然你质疑我的话,说我的数字不对,那你告诉我正确的数字是多少。
白岩松:
是。这就是我们现在,不管是记者,包括相关的这种专家学者,在积累了大量的访,或者说相应的这种科学数据,然后进行相关推论的时候,社会上应该引起这样一种关注,而不是反的。什么样的一种关注呢?不能质疑质疑者,由于的确,如质疑质疑者的话,质疑者他不是,第一,记者他不是公检法,他很难获取全部的资讯,把握大量的证据。作为科学家,他不是一个全国部分的领导者,他只能做武汉,或者说局部地区,并且根据一些数字来进行推论。
我在想这样的话,管地沟油的时候不太认真、不太较真,但是在质疑教授的时候是尽对认真、尽对较真的,而在尽对认真和尽对较真眼前的时候,教授所谈的这个话语是有题目。我觉得社会应该形成一种不能质疑质疑者,而是应该反过来,拿出证据证实他是错的,或者说他是对的。如你以为他是错误的、有题目,请你拿出证据来说他是错的,我觉得这不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良性的互动吗?
尤其请留意,记者和学者如质疑的题目是涉及到公共利益,健康、安全等等因素的时候,更不能反过来质疑质疑者的这种数据。他的确拿不出一个正确的(数据),如要质疑他,一质疑他就得改口,由于的确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科学性。
主持人:
由于教授质疑的是到餐桌上,跟我们每一个人吃的东西相关的东西,这叫“民以食为天”。按说不管他提出是一个多么站不住脚的数字,我们都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白岩松:
所以这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没必要往追究教授的这种改口。有他个人各种各样的因素,刚才我们也谈了,既有他自身的这种压力,如回到科学本身的话,的确还不是那么百分之百地无懈可击。
从相关部分的角度来说,在这篇报道以及相关的数字出来,不管说改没改口。但是行动也出来了,你比如说要求各地都在进行这种监视,包括欢迎群众的举报等等。
另外,已经揭开了这个盖子,全社会会往关注这个题目。我看了一下,全国很多的媒体,不断东南西北,也都在关注这一个话题。我觉得这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转向,我们该感谢这个教授,也该感谢有关部分这种快速的行动。同时也会往思考一个题目,比如说有一个副教授说,我们说不管200万还是300万吨,有这样一个数字是明确地摆在这里的,我们每年进口的食用油和自己销售出往的食用油总量,比市场上用的食用油总量是要少很多的。多出来的这几百吨油请问是哪儿出来的?我觉得这里没有涉及到“1、2、3、4”的数字,但是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我觉得我们应该往仔细地思考和监视,多出来的这几百万吨油哪儿来的。
针对“地沟油”问题,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食药监办食〔2010〕25号)。《紧急通知》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为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请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要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购的食用油脂来源不明,或者购和使用“地沟油”的,应监督餐饮服务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同时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紧急通知》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务于4月底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
随后,为了规范餐饮业和食品市场,卫生部《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5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1020号),决定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
打击地沟油,各个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而在此上,蒋昕捷选取与民生密切有关的文题,挖掘其中黑幕,进行理性思考,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良心和求实精神等作为一名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所作报道引起了人民和部门的普遍关注,为更好地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事后,有人评论: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蒋昕捷不是过眼云烟的又一个应试胜者,他,让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