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款途锐油价-途锐油耗多少真实油耗3.6
1.柴油suv哪款发动机比较好
2.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3.汽车资讯∣我国芯片产量快速增长;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一调
4.柴油车有哪些车型
5.丰田FJ酷路泽,Jeep指挥官和悍马各有什么不同和优缺点。
柴油suv哪款发动机比较好
柴油SUV有Jeep大切诺基、大众途锐、路虎发现4、奔驰ML350柴油版、宝马X530d柴油版等等。
宝马X5是宝马品牌的首款四驱SUV,于1999年底在美国上市。
这款车轴距2933mm,重量2200kg,最高时速250 km/h,前置四驱,排量2.9L,目前是在售的第三代产品。
柴油SUV :1的优势。
权力。
一般柴油发动机比同排量的汽油发动机动力更大,尤其是低转速时,扭矩差异更明显。
所以在同样的排量下,起步和爬坡时,驾驶员可以明显感觉到柴油车的动力比汽油车强。
2.节省燃料。
同样的油钱能跑更多的距离,是所有车主的梦想。
在国内油价仍在上涨的大趋势下,柴油车油价便宜的优势无疑凸显。
而且在油耗方面,柴油车一般比同类型汽油车能节省30%-35%。
3.维护。
首先,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其次,柴油机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汽油低45%,不容易损坏零件。
百万购车补贴
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其实不管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很多日系厂家在欧洲投放的产品都有限,有些甚至还是特供的,比方说旅行版的卡罗拉。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大部分欧洲的 汽车 品牌压根就没有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个级别的产品,或者说欧洲的厂家很少研发跟普拉多和兰德路路泽定位相近的产品,而目前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最大的市场就是亚洲和中东,而且就拿整个品牌来说,丰田每年的全部销量,欧洲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在欧洲市场大部分还是大众,奔驰宝马,雷诺,菲亚特这类的本土品牌的天下。
另外就是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且还给本土的 汽车 品品牌给予补贴,这样一来外来的 汽车 品牌在欧洲,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时候,价格优势也不大,不过今年欧盟和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欧盟和日本签订的这个协定来看来看,他们互相取消了不少的关税, 汽车 方面欧盟取消了日本 汽车 10%的关税,对大部分 汽车 零部件只征收3%的关税,但这个协定即便通过,也要到2019年生效。
而这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对日本 汽车 没什么兴趣,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梯队的丰田,一直以来也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而且欧洲人对这种大块头的越野车兴趣也不大,因为大部分欧洲老城的街道狭窄,所以在欧洲街头最多的还是国内不受待见的两厢车。
还有一点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对“越野”这种事情的兴趣也不大,像是国内那种开着越野车冲山头的情景在欧洲可是不多见的,欧洲消费者就算为了功能性,为了自驾游方便,也更喜欢旅行车和mpv,像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种以越野能力为卖点的产品在欧洲的手中群体其实很窄,所以不管是以往的政策方面,还是用车需求方面,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在欧洲都算是小众产品。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参考。
普拉多和陆巡是非常落后的类似卡车的SUV,结构和八十年前的吉普威利斯没有本质差别,日本人在越野性能上做了一些牺牲,在舒适性上做了一些改进,意在取得介于纯越野车和SUV之间的中间市场。
普拉多和陆巡在铺装道路上行驶(操控)性能不好,舒适性上又不如大多数SUV,如果你对操控有要求,是绝对看不上普拉多和陆巡的,欧洲人更多属于这样的消费群体,所以普拉多和陆巡在欧洲肯定是卖不掉的。
其实,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销售也是一塌糊涂,因为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美制卡车,即它们的目标消费群体重叠,而卡车是美国车商坚守的领域,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美制卡车要高得多,因此日本人也没有机会。
铺装道路越发达,普拉多和陆巡的市场就越小,德国人在开始做SUV的时候,也面临两种市场定位之争,第一代途锐非常强调越野,奔驰ML系列SUV干脆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宝马和奥迪更强调SUV的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演进到第二代,德国车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强调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的策略。
铺装道路越来越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道路铺装化也可以说即将结束,因此,随着国内消费理念成熟,普拉多和陆巡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终将被淘汰。
原因很简单-技术落后与使用成本
日系 汽车 中知名度最高的越野车有三个品牌,分别为:
这三款车在欧美市场的表现都是极差的,丰田陆巡更换雷车车标在北美销售,然而销量也是极其低;这些车早期在中国 汽车 市场销量不错,但近几年也都陆续停产了。之后的主力市场就只剩下澳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毫无疑问这都是相对落后且 汽车 工业很不发达的区域;也就是说这些日系车只能在消费者对车辆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市场中才能有销量,一旦市场成熟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这些车。
欧洲市场没有陆巡普拉多之流的车还有另一个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执行了很多年的CO2排放税;参考英德法三个国家执行的标准吧,新车注册的时候就会按照“克/每公里”的标准计算CO2,英国的标准在100-460克每公里之间最高要承担460英镑的飞多高呢,但超过255克则高达1000英镑,每年还要承担还3.5k左右的用车成本,大排量的车对于这些用户而言是无法承担的。
德国和法国的小型车居多,原因也是相同的,具体就不赘述了,这篇文章里说得很清楚了趣味问题:欧洲人人高马大却流行微型车,这真的是态度务实吗?。
日本的知名越野车都是技术很落后的,包括皮卡也不例外,比如海拉克斯的2700就和2.7L的普拉多动力一样差,差到想超个货车都很吃力;所以这些车只能依靠提升排量的原始方式提高动力,比如4.0L-V6的途乐,实际动力和2.0T的同级越野车相当。那么这些大排量的车在欧洲就不可能得到认可,与其选择价格不低且用车成本会因排量(CO2)变得很高的日系车,为什么不会选择实际售价也不高的路虎或者奔驰G级呢?
G级的4.0T可以碾压所有日系越野车,CO2的成本却相当,这对于本就不大看得起日系 汽车 品牌的西方 汽车 市场而言,不论普拉多还是途乐都不会被接受。只是为什么喜欢大排量 汽车 的美国市场也不接受这些车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几乎 汽车 工业发达的区域都是不大待见日系和韩系车的,虽说这两个车系的车辆在美国的市占率挺高,但也只是因为价格足够低才会被认可。您会选择售价五六十万的现代捷尼赛思吗?这是个现代旗下的高端品牌。也许除了韩企以外不会有其他消费者考虑,因为韩系车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相当差。对于美国市场的用户而言日系车也是一个熊样。所以即便换上雷车标准的陆巡也不会被认可,但原因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以陆巡为参考,它的原型车其实是威利斯-Jeep,也就是牧马人的原型车;与其选择一个山寨车,对于美国用户而言为何不选择其原型本土品牌的大切诺基或大瓦格尼呢?其实美国人对于本土品牌也是很有情节的,除非选不到才会考虑其他车系,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是从娃娃抓起。
综上所述,丰田、日产、三菱等品牌的越野车无法在高标准的 汽车 市场被认可,否则合资生产的3.5L普拉多和三辆帕杰罗也不会停产,早期被认可只是因为选无可选,也就是同期的国产 汽车 还没有主攻这种车型;但随着国产越野车的快速进步,在ORV&PICKUP两大阵营已经是自主品牌和美系车的对决,欧系车都已经“退赛”,日系车企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阶段剩下的日系合资越野车只剩下个日产途达,但这个用QR25这种原始发动机的皮卡改型车销量也很差。
在皮卡阵营中日系车也已经全线败北,日产纳瓦拉的月销量很难突破四位数,五十铃的纳瓦拉也没有好哪去;现在的热销皮卡品牌均为国产 汽车 ,其中长城皮卡位列第一、单一品牌市占率接近一半,其次是以大通、福田、江淮、中兴等自主品牌为主。在SUV阵营中也是国产 汽车 主导,日系与其他合资车企最后一个筹码就是轿车,然而现在的国轿也开始崛起了。
所以未来的日系 汽车 重心还是会放在北美、澳洲、印度或者东南亚,比如铃木转战印度,三菱规划转向东南亚,日产和三菱雷诺是联盟企业;剩下的丰田和本田能熬到什么时候,这就要看涉及驾驶安全的质量缺陷还会出现多少了。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我曾经在几个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 旅游 20天,并且因为对 汽车 的爱好,专门坐在奔驰 旅游 大巴的二层去数路上的车。
得出的结论,欧洲路上跑的车80%以上(部分地区可能90%)是两厢轿车,极少SUV和三厢轿车,尤其是加长版宝马5系7系这么长的轿车,一天 旅游 大巴上坐几个小时能见到这么长的轿车估计不超过5辆。我还专门在停车场去看车手动挡的车占50%以上,铁轮毂的车也很多。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有一下几点:
1、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小 汽车 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起码保守预估也有50年以上 历史 。已经到了 汽车 消费观念和理念比较成熟的阶段,对车的认识理解和相关口碑比国内老百姓要高很多,一些车厂的嘘头营销很多时候失效了。车已经进入每个普通家庭里面,车已经不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实惠和性价比而不是面子和地位。好比我们现在普通家庭购买摩托车一样的心态,大部分家庭不会花几万块买一辆豪华摩托车来显示面子。因为很多都可以拥有,只是觉得没有必要,6000-9000的已经完完全全能满足自己使用。摩托车也不像30年前买得起用得起就是村里面的财富和地位象征,倍有面子。我相信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稳定,过几十年也会慢慢往欧美国家对待车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那么彻底,因为 历史 原因中国攀比的面子文化还是很严重。
2、欧洲国家因为要保留 历史 古迹文明建筑和道路以及一些环境,所以很多地方道路比较狭窄,这些环境情况无法支持超长超大的车行驶。国家也不会因为要满足大车的行驶去拆除古迹环境(中国则不同),所以只能车去配合。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里人手一辆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空间、长度、后排空间要求就没有国内高。一辆小型的两厢车已经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4、欧洲国家大多很小,有些可能还没有我们国内一个大型地级市那么大。道路小但是密度大(我们国内大多城市是主干道道路大密度小),小型两厢车合适这些环境使用。
5、欧洲很多国家经过那么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和农村道路差异不是很明显(类似我们国家这10年做的村村通工程),加上道路施工质量和维护质量都还不错,在这种路况下95%都不需要SUV。
6、欧洲很多地方弯曲山路多且道路不是很大,在这种路况就需要多车的操控和底盘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个也是美国和欧洲用车文化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SUV车身高重心不稳,三厢超长轿车不利操控。所以这些原因对SUV和三厢轿车的生存都不利。
7、熟练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再好的自动挡目前在判断复杂盘山路上对档位转速等方面,还是没有手动挡来得自如并且有更好的驾驶乐趣(不堵车)。所以我预估手动挡多这个是一个主要原因。
8、两厢车的尾箱使用比三厢车空间大(放倒后排座椅),并且更灵活,三厢车车搬不了的家电两箱车可以。
以上个人根据20天欧洲 旅游 的同时专题观察的个人论调,不代表全部正确,但是观察到的确实是事实。尤其80%是两厢轿车。德国豪华SUV和超长轿车肯定不是主要为欧洲市场而考虑,中国在欧洲品牌中应该占有很大市场,很高地位。
在欧洲如果你想买一款越野车或者SUV,可选性太多了,路虎、奔驰G都行,确实找不出让自己买一辆普拉多或者陆巡的理由!所以像普拉多这种日系硬派越野车的保有量,没有国内那么大!反而北美等国家,比较喜欢这种硬派越野车!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丰田的可靠性强呀,不爱坏!没错,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按照目前欧洲的 汽车 制造工艺,可靠性只是衡量是否要买一辆车的最基本条件,没有一辆车天天坏,也没有什么修不好的故障。
我曾经问过我一位在欧洲生活的华人朋友,能让当地人去心甘情愿买一辆车的初衷是什么?他回答:因为喜欢,就这么简单!这是购车观念的问题。国内有多少消费者会单纯因为自己喜欢,去买一辆车?大部分人反而更加看重空间、油耗、面子、以及皮实耐用。国内买普拉多和陆巡的用户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喜欢普拉多和陆巡的外形,但是基本都在城市里代步通勤开。第二种是越野爱好车,喜欢开车去自驾游穿越。
自驾游这种 娱乐 方式欧美等国家早就玩过时了,人家从80-90年代就开始流行自驾游,咱们才刚刚开始适应自驾游这种休闲方式。欧洲的路况和条件,买普拉多这种硬派越野车基本属于无的放矢的情况,而且还要支付进口税费。与其这样,倒不如买自己本土的 汽车 品牌,既便宜又实用。而且普拉多和陆巡销量比较好的国家并不是欧洲,而是亚洲!
岩哥的观点:欧洲的 汽车 文化和路况条件跟国内完全不同,人家比较流行旅行车、轿车、以及SUV车型。对于普拉多和陆巡这种硬派越野车,没有太多需求。就算是有需求,人家也有本土自己的越野车品牌,没必要去买去买日本车!所以在欧洲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也很正常!
很多车本身品质并不差,但就是在某个区域买的不好,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 水土不服 ,比如说法系车在中国一直都在水土不服之中,是法系车品质不好吗?其实不一定,中国消费者就是不认可而已。
日系的全尺寸越野车也是这种情况,虽然在中国、西亚都买的极好,但其实在美国和欧洲都不算特别受欢迎。
求其原因,美国市场是因为大家更喜欢全尺寸皮卡,越野能力不虚日系越野车,但比越野车更能装,因此生活在乡村的老美更喜欢皮卡。
新西兰也和美国一样属于地广人稀类型的,虽然在新西兰日系越野车很多,但紧凑型皮卡和中型皮卡更多,全世界的皮卡品牌都能看到,也包括长城和大通,就连大众这种不怎么玩儿皮卡的车企,都有商品投放,这也能反映出皮卡车在西方乡村的受欢迎程度。
反观欧洲市场,日系车可没有在中国这么受追捧,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也一直以来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
有以下四个原因:
1、用车环境;
2、用车理念;
3、驾驶习惯;
4、税负标准
先说第一条,再好的车,脱离了用车环境都没意义。
去欧洲自驾过的朋友都知道,欧洲的道路普遍偏窄。这其实也没啥可指责的,毕竟人家发展的早,大多数路都有上百年了,甚至很多老城的道路,都是为走马车设计的,两边都是 历史 性建筑,拓宽根本没戏。
这种路况条件下,导致欧洲最流行的便是两厢车,就图个好开、好停。所以,欧洲最畅销的是这些兄弟, 大众高尔夫、菲亚特panda、雷诺Clio、标致208、欧宝Corsa。
当然还有福特的 福克斯 ,这是一款披着美国皮的欧洲车,从研发开始就在欧洲,当然也深谙欧洲人喜欢什么!
明白了道路状况,您就知道了全尺寸的越野车,在欧洲城市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憋屈的代名词。
如果你对这点理解不深的话,找一个买了F—150在大城市里开的朋友问一下,就知道猛禽在笼子过得憋不憋屈了。
2、其次,欧洲的用车理念已经成熟;
国内开豪华越野车的人里面,绝大部分并不是不知道这车油耗高、难停车。但人家要的就是这种高高在上的赶脚,最喜欢听的就是“你看某某或某某家的孩子,就是牛逼!都开上霸道(陆巡)啦!”
但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因为已经富了几百年,车和房子不再是身份的标签,喜欢什么来什么才是他们的追求,至于别人怎么看,这重要吗?
所以,你能看到在欧美,开着一个老掉牙的破车,依旧可以泡到靓妞,靓妞也不觉得坐在破车里面跌份儿。
所以很多欧洲人,并不觉得日系全尺寸越野车,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反倒是觉得这种车,在城里开起来很难受。
3、再次,欧洲人的驾驶习惯和中国人不同;
中国人对车的需求,除了面子以外, 还希望车尽量舒服。
换句话说,就是,希望 车内空间尽量宽大,悬挂尽量软 ,最好坐在上面,感觉像坐在沙发里一样。
而欧洲人对车的需求与中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很多人都是机械动物, 更喜欢车辆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和操控感。
因此,他们更喜欢紧绷的悬挂,更清晰的路感和更好的操控体验。我们看到很多欧系车, 始终在追求更好的驾驶感受,更迅捷的速度提升、更小的侧倾和更快的弯道速度, 这些其实都是欧洲人对车辆的诉求所致。
而日系车的设计理念则是追求低速省油、更柔软悬挂带来的舒适性, 两种造车理念上冲突,让大多数日系车在欧洲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
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欧盟内部各国车企都是免税甚至有补贴的。
例如,日系车一直都被征收10%的进口关税,所以日系车在欧洲并没有价格优势,再加上越野车本就是小众市场,不容易在欧洲见到霸道和陆巡也就比较正常了。
最后我要说一点,每个国家的车系,都是基于自己国内民众使用需求而设计的,因此 欧、美、日三大车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性格特征, 反倒是韩系车目前还没有成熟到有性格的地步。
既然车系是有性格的,那容易被某个市场接受,或容易被某个市场排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一辆可以包打天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 汽车 ,就像不会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一样。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逼格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激情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普拉多和陆巡,在国内被奉为神车,是硬派越野长距离穿越的首选,西藏自驾游经常能看到这两款车的身影,但是在欧洲,却很少看到这两款车。为什么在国内被捧上天的普拉多陆巡,在欧洲却不太受欢迎呢?
1、欧洲多为铺装路面
在欧洲,硬派越野车并不受欢迎。如果你翻看欧洲的SUV销量排行榜,你会发现前20名几乎都是公路SUV,很少能够看到越野车,除了少数硬派越野的爱好者以外,大多数人买车都会更倾向于两厢车和旅行车,欧洲人用来完成长途旅行的甚至都是像奥迪A6 allroad这样的车,即使买SUV,也会选择城市SUV,因为欧洲的道路修的四通发达,德国国土面积狭小,但公路长达64.5万公里,基本都是道路良好的铺装路面,因为越野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2、欧洲道路狭窄
欧洲的道路虽然修的四通发达,但是多是比较狭窄的两车道,特别是城区内,为了保护古建筑,道路都是异常狭窄,而普拉多、陆巡这样的车型体型较大,在这种地方都很难完成掉头或停车操作,反而是小的两厢车比较受欢迎。
3、欧洲山路较多
整个欧洲大陆主要还是以山脉为主,虽然也有平原,但是去远一点的地方几乎都要走曲折蜿蜒的山路,而欧洲的路又窄,车速又快,因此对于车辆操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心高的SUV并不适用,两厢车、旅行车更适合这种路况,即使买SUV,也会选择操控比较强的公路SUV,比如说奥迪Q5、宝马X5等等,带一套适时四驱系统就足够了。
4、日系品牌在欧洲销量一般
虽然日系品牌在国内销量火爆,但是在自家的 汽车 工业发达的欧洲,民众还是会支持自己国家的品牌,比如说大众,在欧洲的销量一骑绝尘,雷诺、标致、奔驰、宝马、福特在欧洲的销量都比丰田 汽车 要好,丰田 汽车 本身销量就一般,普拉多、陆巡这样的中高端车型难得一见,也就非常正常了。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欧洲的硬派越野车很少,像普拉多、陆巡这样的国内神车,在欧洲很难看到,不是因为谁比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逼格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激情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象陆巡和普拉多在欧洲很少见,可能不是因为谁跟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同,适合才是最好的。
汽车资讯∣我国芯片产量快速增长;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一调
◆ 星途追风ET-i实车亮相 1月20日开启预售 搭插混动力系统
全新星途追风ET-i现已正式发布,并且有国内媒体拍摄到了实车图。据悉,新车采用1.5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综合续航可超过1000km。此外,新车还计划在今年1月20日正式开启预售。
◆ 国家发改委:我国芯片产量快速增长,汽车芯片供应逐渐加大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我国芯片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集成电路产量较上年增长33.3%,汽车芯片供应逐渐加大,汽车产量已持续4个月增加。
◆ 沃尔沃新款XC60 T8/S90 T8正式上市 售价49.99万元起
沃尔沃新款XC60 T8/S90 T8正式上市。其中,新款XC60
T8推出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52.79-60.39万元;新款S90
T8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价49.99-61.39万元。外观方面,本次推出的新款XC60 T8以及S90
T8均基于现款车型打造,设计层面变化不大。相比现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进行升级。据了解,新款XC60 T8和S90
T8搭载的电机最大公里提升至146马力,系统最大功率提升至456马力,峰值扭矩可达709牛·米。性能表现法,新款XC60 T8和S90
T8的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达到了5.0秒和4.9秒。
◆ 年内第一调 17日24时起汽柴油价格上调
昨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一调”,油价上涨趋势延续。具体来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宣布,自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
◆ 丰田中国回回应天津工厂因疫情关停:正采取措施确保供应
上周,奥密克戎疫情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导致一汽大众的一家汽车工厂以及一家零部件工厂的运营中断;并影响了丰田在天津合资公司汽车工厂及发动机工厂的运营。目前丰田中国天津合资工厂尚未恢复运营。丰田中国一位发言人称,“现在每天的情况都有变化,我们还在持续统计评估,现在还无法估计何时恢复生产。我们还是以确保员工安全为底线,尽量能够采用更加灵活的生产体制和库存,尽可能地保证供应。”?
◆ 2022款大众途锐上市
售价区间65.18-84.58万元
2022款大众途锐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4款车型,售价区间65.18-84.58万元。动力上搭载了2.0T以及3.0T发动机。外观方面,新车保持了家族式经典的设计风格,车头位置采用了大尺寸进气格栅,内部中网为熏黑处理,底部保险杠区域相比老款车型在细节上进行改变。两侧配备全新的LED灯组,内部日间行车灯采用LED光源,并为泪眼设计,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 凡尔赛C5 X虎年开门红版 售14.37万
2022年1月17日,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虎年开门红版上市,仅1000台,官方指导售价依然14.37万元起。新车与广大客户共创了红运虎标、红运头枕、红运轮毂装饰件红运三件套,期待与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玩出新气象、新潮流。
柴油车有哪些车型
Jeep的大切诺基,大众的途锐,路虎的发现4,奔驰ML350柴油版,宝马X5?30d?柴油版本,哈弗H6?Coupe?2016款?蓝标柴油?2.0T,北京(BJ)40?2018款?2.0D?手动四驱柴油尊贵版,奔驰G级?2017款?G?350?d,驭胜S350?2018款?2.0T?四驱自动柴油豪华版5座等。
柴油版SUV的优势:
1、动力。一般柴油机都比同排量的汽油机动力要强劲,尤其是低速时扭矩的差别更加地明显。所以,在同排量的情况下,在启步和爬坡时,驾驶者能明显地感觉到柴油车的动力比汽油车要更加地强劲。
2、省油。同样的油钱能跑更多的路程是所有车主的梦想,在国内油价仍不断攀升的大势下,柴油车油价便宜的优势就凸显无疑。而且在油耗方面,同排量同车型相比,柴油车一般也能比汽油车省30%-35%。
3、保养。首先柴油机相对于汽油机结构要简单,可靠性也更高,其次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要比汽油低45%,还不容易损坏零部件。
丰田FJ酷路泽,Jeep指挥官和悍马各有什么不同和优缺点。
大型豪华SUV使用优缺点之:JEEP指挥官篇 谈到JEEP公司,我们很容易就想到身边的切诺基,或者是岩石征服者牧马人[报价 ]。不过,Jeep品牌可并不只会造威利斯式的四驱机器,他们以一种美国式的关怀和视角开发了新款的JEEP指挥官车型。不久前,JEEP公司远渡重洋将一批麾下的新品带到了中国市场,作为其中主打产品的指挥官在生活中究竟是一副怎样的作风呢?我们来看看使用它的车主是怎样说的。
优点:
车主一:内饰设计出色
坐在车里的感觉已经不能够用压抑不压抑来形容了。这款车就好像是给一位篮球运动员设计的一样,不仅车子非常高,而且,内部空间也很大。开在路上,我总是想着姚明如果坐在这里应该也没问题,远处看见的迷你车就像是一个小红鞋一样秀气。在出游的时候,指挥官后座比前座高的座椅设置使后排的视野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此外,我感觉这款车的储物空间比较多,尤其是排挡杆后面的这两个杯托我特别喜欢。旁边还空出来了可以放过路零钱和票据的地方。
车主二:完善的娱乐系统
对于新时代的男人们来说,动力强大并不是唯一的追求,随身带着的各种电子设备也是我们旅行时必不可少的帮手。我就总爱带上像摄像头、报警器、手机充电器以及卫星收音机这样的小玩意。如果是以前的车子,我都要带上一个Y型的分线器来给它们充电,但是,在指挥官上,我们能够看到中控台下两个12伏的插座。而且,它的原厂车载高品质收音机也解决了电台的问题。不过,唯一的问题在于它没有MP3插口。
同现在的很多新车不同的是,指挥官上的音响控制键是位于转向盘后面的,可以用来换台,调整音量什么的。我觉得这种设计比放在前面好。如果是在前面,我总是要看着按键,而放在后面的话,如果我熟悉了,就不用去看了,而且很容易上手。
这款车用起来真的是相当顺手,我的孩子们也很喜欢,不仅舒服,而且后排的DVD播放器也是他们的最爱。它进入我们家差不多有几个月了,但是,家人们总是很喜欢坐着它出去,一点没有厌倦的意思。 车主三:动力操控好:
JEEP指挥官的转向非常精确,而且操控很灵活。在驾驶的时候,我觉得这款车的尺寸似乎并没有它看起来那么大。购买这款JEEP指挥官之前,我开的是一辆宝马3系[报价 ],不过,换了车以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看来在转向控制方面,克莱斯勒公司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是多功能车的内涵。如果你不吝惜汽油钱的话,给上油门,这款车带给你的动力感受绝对吻合你对它外观的印象:低沉,有力。
记得在一个十字路口变灯的时候,我一脚油门下去其它的车子就都被甩在了后面,我妻子的头向后顶着头枕,墨镜也飞到了后排。不过强大的动力其实也并非总是好事情,因为,只需轻轻的一点,指挥官就会冲向前方。所以,在需要“慢行”的越野行驶时,控制住它的速度变得有些困难,总是发生摩擦底部防护罩的麻烦。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仅仅是Hemi发动机动力强劲的问题,电子油门的调校也有些太敏感了。虽然它给人的感觉可能比较强大,但是,想要平顺的驾驶这款车也是很不容易的。
车主四:通过性强
在我们的印象中,JEEP就是用来干脏活累活的,所以,我们带上越野家当,把它拉到了荒漠测试一下它究竟能不能满足一群狂热越野迷的需要。我们开了200多公里的颠簸路面,这款大车的表现的确不错。即便是在后备箱盛满了重物的时候,它偏软的悬挂也能够应付自如。对付各种坑洼是指挥官的长项,说实话,很少有这个价位的大型SUV能够做到如此出众的。在我们进行越野旅行的时候,它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虽然在通过河流和湿度过大的泥泞沼泽时,我们还是要非常小心,但是,只要慢速通过,指挥官从来不会让你失望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越野的路上,指挥官给人的感觉相当惬意,高效安静的空调,很少的路噪,低沉的发动机,再加上周围宽阔的地貌,一切都是如此美妙。
车主五:大行李箱空间
把第三排座椅放倒以后,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行李箱,非常平整,高度也很大。但是,离地间隙大造成的高开口也是一种挑战,每次放进去大东西都比较费劲。不过这也不是它的错,全尺寸SUV的设计大多如此,越野能力和实用性看来很难兼顾。 车主六:结实的指挥官
有一次我们向南行驶的时候,有一辆从东面停车场蹿出来的车子撞上了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斯巴鲁森林人[报价 ],森林人就向我们冲过来了。我急忙向右打方向,结果撞在了一个大路桩上。
挡风玻璃裂了,前面的气囊也开了,我第一次体会了撞气囊的味道,真是太糟糕了。气囊撞在我的胸上和肚子上,撞完后一直呕吐。安全带紧紧的拉着我,脸都没受什么伤。
我下车查看了一下四个门,都能开。只是右脚的脚踝相当疼,后来检查发现是骨头有了裂缝。这应该是发动机向后移动,挤着乘员舱造成的。
缺点:
车主一:设计不够人性化
这款车的空间虽然大,但是,车内的形状都是四四方方的,要想够到副驾驶位置的遮阳板必须把身子完全伸展开才行。开着感觉不大的指挥官在使用的时候才知道它有多么大。副驾驶位置没有在车顶安装上把手而是在A柱上安了一个够不到的把手,这也是一个不够人性化的设计问题,在大石头中行驶的时候,我旁边的朋友就像是一个不倒翁一样晃来晃去。而且长长的车鼻也会使你失去对前方障碍物距离的判断。
尽管它的尾巴在外面看起来不小,但是它第三排座椅的空间可不敢恭维。平时放上个儿童座椅或者让个小孩坐坐倒还无妨,不过,如果是成年人的话,几乎是没法在里面忍受。而中排座椅的头枕和B柱的设计也比较碍事,变线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后面来车。
前排座椅和第二排的腿部空间也是我稍有不满的地方。如果第二排坐的都是成年人的话,腿部和肩部空间还是有些挤。虽然驾驶员位置的座椅空间不错,而且还带有记忆功能,但是,座椅的支撑力不足,后腰的位置总是缺乏支撑。在副驾驶的位置,也有同样的问题。前门的门兜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它们很窄,而且喇叭也挡住了不少空间。
它的刹车踏板的位置离自己的右脚比较远,每次刹车的时候,总要使劲够着才能踩到。虽然慢慢的适应了,不过为什么不能再向前伸一些呢?
车主二:不完善的导航仪
我们发现连新牧马人[报价 ]上面都配备的可以记录越野节点的导航系统,竟然在档次更高的指挥官上找不到。这让我们在越野的时候很难找到来时的路,遇到路时,能够给我们帮助的就是一个白花花的导航显示屏。而且,虽然它的导航屏幕位置合理,但受到尺寸的限制,它上面的标记很难在行驶中看出来,真的很费劲。有趣的是,每当车子摆动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它的导航系统都会暂停工作一下。每次要选择什么项目的时候,都要先选择,然后再按下“Enter”键,非常烦琐。 车主三:难看的尾部造型
虽然指挥官带给我的是驾驶上的愉悦,但是,我越是喜欢它,就越感觉它的尾巴看起来怪怪的,但究竟是哪里难看呢?肥肥大大,比例失调,两边的两个大扶手设计,车牌上面大大的镀铬面板,我都不喜欢。
车主四:巨大的油耗
我的这辆配备了5.7升HemiV8发动机的指挥官百公里平均油耗要达到18升左右,按照现在这个油价,还真感觉有些吃不消。我们家到单位的路程差不多有50公里左右,每次出去就要喝下四分之一箱的油,差不多100公里接近30升油,我的天!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也许城市[报价 ]中的起起停停也是个问题,但是,这么高的油耗可是我始料不及的。
其次,这款车的油箱容积是77升,但是它17升左右的郊区平均油耗使得这款车加满一次油也就只能走400公里。如果是在城市里,这简直是一只吃油的老虎。而且,总是快没油不仅让我们觉得腰包瘪得快,另外也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找不到加油站半路抛锚。
总结:
让我们来看一看某位车主对JEEP指挥官的总结:
通过与指挥官的长期生活,我觉得除了油耗偏高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对于人到中年,有老人有孩子,又想偶尔和朋友们出去亲密大自然的人来说,这款车再适合不过了。最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在豪华中失去它Jeep品牌的本色,而这则是这款车最大的卖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