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个五年全文

2.一个组织为生存发展为什么必须注重公众利益

3.现在的通胀问题具体怎么样?要具体的

4.烟台十一五课题调研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十二个五年全文

近十年国际石油价格_12年国际石油价格调研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相关音像作品展开 会议通过“十二五”规划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在2010年下半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职能加快转变,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11)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4)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7)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19)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1)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个组织为生存发展为什么必须注重公众利益

一填空或单选题: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relations).2.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传播沟通)。4.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5.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6.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7.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原则宣言》)。8.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李)9.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10.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1955年)。11.组织形象的基础是(产品形象)。12.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企业初创时期)。13.民主参与是用来协调(内部公共关系)的。14.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提高素质功能)。15.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从事实出发)。16.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管理部门)。17.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广告宣传部门)。18.与公共关系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长处之一是(职业水准较高)。19.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开朗、有耐心、能宽容)。20.(公共关系顾问)是公共关系的专职高级工作者,为专业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工作。21.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较为稳定、安全)状态。22.建设型公共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初创时期)。23.自我与他人、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活动属于(人际传播)。24.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厌倦和反感情绪,公关人员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25.公共关系为市场销售服务的功能,首先集中体现在(消费者关系)上,它不是直接去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配合运用各种传播沟通的方法,疏通渠道,理顺关系,为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6.(媒介公众)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27.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大众传播)。28.(公众)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的对象。29.读者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是(报纸的优点)。30.不受空间限制,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广播)。31.针对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杂志)。32.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是(倒金字塔结构)。33.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是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公益活动)。34.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环行网络)。35.谈判双方利益的最后防线是(界点)。36.公共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交锋阶段)。37.平均幅度的让步又被称为(阶梯式)。38.人们思想中不想向他人公开的内容是(秘密区)。39.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助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社会事业)。40.一般情况下,组织每年搞庆典活动(2-3次就够了)。41.认真了解受害者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诚恳的道歉是(受害者对策)。42.搞开放组织活动(既公开又不能泄密)。43.展览会可以达到使组织找到自我、宣传自我、增进效益的作用,它是(既有商业性又有非商业性的)。44.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BI)。45.处于整个CI系统的最高层的是(理念识别系统)。46.企业使命属于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的(观念形式)。47.根据社会分工和自身的条件,企业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属于(企业使命)。48.由纯粹的几何点、线、面、体组成的视觉符码属于(抽象类)。49.公关礼仪作为一种(传播和沟通)的技巧,是公关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礼仪和仪式。50.讲究礼仪,在个人、在组织、在社会、都能对(素质)、形象和风气具有改进、提高、创优等推动作用。51.公关礼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公众)。52.良好的(个人礼仪)是一切公关活动的起点,是一切社交场合所必备的“通行证”。53.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款式,可以使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义。由于服装的样式非常多,我们只能简单地将起分为(正装)、社交装和便装三种。54.坐在较低的椅子上或沙发上,女士最好用(双腿斜放)坐姿。55.关系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是(4C’S)。56.利用市场领导者宣传给公众头脑留下的一些空隙,迅速加以补充,从而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的经营战略是(市场跟进者战略)。57.人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广告、标志、名牌、标准字、标准色、就能联想到企业全心全意我顾客服务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良的产品质量,属于企业CS战略的(视听满意)。58.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59.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是,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公关中的(协商对话)。60.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表图)。二填空或多选题:1.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职业)。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互患观念、协调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传播、公众)。4.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学、管理学、社会学、营销学、传播学)。5.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我们可以把公众分类为(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6.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公众必须被告知、说真话)。7.伯尼斯的主要著作有(《公众舆论之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8.在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艾维。李、伯尼斯、卡特里普和森特)。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希尔-诺顿、博雅)。10.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理论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技术条件)。11.消费心理学按照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将消费市场划分成(儿童市场、青年市场、老年市场、女性市场、男性市场)。12.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口号、训词对联)。13.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两个是(厂名、商标)。14.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真实、客观、公正、面)。15.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石油(资料储存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环境监测中心、公众接待中心)16.公共关系部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服务性、协同性)。17.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以分为(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手段型、公共关系复合型)。18.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原则有(遵纪守法、讲求真实、准确、不干涉内务、保守秘密)。19.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磊落)。20.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自我形象分析、实际形象分析、形象差距分析)。21.宣传公关的具体形式有(发新闻稿、公共关系广告、印刷内部刊物和资料、演讲和表演)。22.编制公关预算的具体方法包括(目标作业法、销售额提成法)。23.传播渠道二分法包括(亲身传播、大众传播)。24.评估公关效果的方法有(内部、外部监察法、直接观察法、传播审计法、公众行为检测法)。25.企业认真做好消费者的公关工作,就是要树立“消费者就是朋友”的思想,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物质消费的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信息知晓的需求、情感的需求、选择的需求、表达的需求、参与的需求)。26.公众角色心理包括(性别角色心理、年龄角色心理、职业角色心理、文化角色心理)。27.社区关系的特征有(地域互邻性、利益相关性、与主体相互制约性)。28.公众心理的特点有(心理需求的广泛性、利益追求的共同性、信息暗示的易受性、行为模仿的普遍性、情绪感染的强烈性)。29.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的特征有(普遍性、时代性、稳定性)。30.记录性较差是(广播的缺点、电视的缺点)。31.写好新闻公报应当注意的原则是(要有新闻根据、要突出新、近点、要简明扼要、要突出变化点和趣味点)。32.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缺点包括(记录性差、公众选择余地小、接受方式不灵活、制作费用高)。33.组织内部刊物可分为(内部发行、对外发行、内外混合发行)。34.公关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差异在于(直接的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同、应用范围不同)。35.谈判代表团的组成人员包括(主谈人、助手、专家、人员)。36.从演讲的风格看,常见的开场白有(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感情趋近型)。37.演讲的结尾形式包括(总结式、式、深思式、幽默式、借用式)。38.劝说工作中往往要运用诱导的方法,具体包括(层层诱导、定向诱导)。39.人际沟通的禁忌包括(凡是包打听、讲大话吹嘘自己、一味吹嘘对方、故闹玄虚、过分暴露自己的“隐私”)。40.庆典活动在形式上,一般有(开幕庆典、闭幕庆典、周年庆典、特别庆典、节庆活动)。41.从展览会的性质分,有(贸易展览会、宣传展览会)。42.危机的特点是(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43.公众的误解所引发的,包括(服务对象公众对组织的误解、内部员工对组织的误解、传播媒介对组织的误解、权威性机构对组织的误解)。44.一名卓越的会议主持者应具备的素质有(清晰敏捷的思考、善于言语的表达、良好的分析能力)。45.组织CI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功能、识别功能、教育功能、传播功能、经济功能)。46.CI设计的源头最早出现在(德国、意大利)。47.企业理念的文字形式包括(标语口号、训词、歌曲)。48.组织的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名称、标志、标准色、标准字、象征物)。49.组织CI系统的导入过程(提案准备阶段、调研宣传阶段、设计开发阶段、实施管理阶段)。50.公关礼仪的起源可概括为(起源与传统礼仪的母体、服从与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推动其发展、是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51.尊重公众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尊重公众的个好和性格特质、尊重公众应当具有的公民权利、尊重公众的人格)。52.公关活动中的身份差异性原则,包括(外事礼宾差异、地位差异、性别差异)。53.公关人员应高度重视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并包它看作是公关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公关人员的服饰要求有(整洁大方、整体和谐、展示个性)。54.在正式的庆典、会见、会议、谈判等场合,落座上很有讲究。落座的礼仪主要有(以右为尊、以上为尊、对门为大)。55.公关送礼是一门艺术,我们应注意(礼物要轻重得当、要了解送礼的风俗禁忌、礼品要有意义、掌握好送礼的时机)。56.4P’S理论的内容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57.名牌是企业的商标,含有产品的(质量、价值、未来、知名度)。58.公共关系在传播塑造企业名牌的时候,可以取“三名”的战略,“三名”具体指(名人、名品、名门)。59.CS战略的基础就是突出“满意”两字,具体包括(理念满意、视听满意、产品满意、行为满意、服务满意)。60.公关收集信息的工作包括(建议征集、信访工作、民意测验、典型调查)。三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能力。2.公共关系观念: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思,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3.揭丑运动:1903年至1912年十年间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的抨击,叫做“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这些谴责垄断企业丑行的文章和,与工人运动相配合,给许多企业造成了舆论压力。4.爱德华.伯尼斯:美国学者(1892-1995)公共关系学创始人。1923年出版《公众舆论之形成》、1928年〈〈舆论〉〉、1952年编写教材〈〈公共关系学〉〉、1945年出版〈〈公共关系杂志〉〉。5.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6.交际型公关:以无媒介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7.进攻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8..媒介公关:也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9.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体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10.劝说:指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努力地影响公众接受组织的观念,或促使公众主动地取某种行动。11.公共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是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12.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13.企业使命:是指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14.公关礼仪:指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与公共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仪、礼貌等的总称。15.4C’S理论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为此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着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四简答题: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公共关系对象统称为公众。特点:1.群众性2.同质性3.变化性4.相关性2.公共关系发展的各个时期公关观念的特点是什么?答:1.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特点是盲目性、经验性。2.近代公共关系的开端,仅仅是一种艺术、未成为一门科学。3.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公共关系要做到组织与公众利益对称。不仅重视组织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公众的利益,此外组织信息输出的对称。5.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公共关系是企业的经营支出承象牙塔,进入玻璃屋。3.联系实际,你认为公关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答:1.组织能力2.表达能力其中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形体表达。3.宣传推广能力.4.社交能力.5.创新能力。4.公关人员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那些问题?答:1.尊重公众。2.问题的组织要有顺序,合乎逻辑。3.文字简洁、明确、通俗易懂、不可太长、不要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4.不要用双重提问,一个问题最好只有一个答案。5.措辞准确,防止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6.避免使用带倾向性的措辞。7.备选答案力求全面。8.对问卷没有把握,可小范围测试。5.你认为良好的员工关系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组织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加内聚力。2.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增加外张力。6.举行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1.邀请记者2.统一宣传口径3.选择主要发言人4.准备报道提纲和参考要点。5.准备好会场6.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7.准备工具。8.安排好记者活动。7.好依次庆典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答:1.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2.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3.安排接待工作。4.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等工作。8.为什么公关人员必须注重个人礼仪?答:因为公关人员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组织或公司。良好的个人礼仪是一切公关活动的起点,是一切社交场所必备的“通行证”,体态是语言,服饰会说话,微笑是“世界通行的货币”,个性和教养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公关人员所具有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一个组织公关活动的关键。9.联系实际,你认为开展公共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答:1.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3.有助于的廉政建设,4.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5.有助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6.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7.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10.什么是公众心理定势?如何运用好公众的心理定势?答;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在生理和心理需要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实现行为目标的心理准备状态。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主要受公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接触传媒的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心理定势具有专注性和倾向性。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凡是与公众心理定势相吻合的信息,公众就乐意接受它,并在观念中将其放大,尽力去发掘自己的观念与所接受的信息的共同点。而当信息与公众的心理定势相违反时,公众就会尽量回避这类信息,并在观念中国缩小或否定它。因此,要想提高宣传效果,必须深入研究公众的心理定势及其形成原因,努力投公众所好。在研究公众心理定势形成原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延缓性心理功能因素和即时性心理功能因素。延缓性心理功能因素,指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观、信仰、理想,是可以在一段较长时间发挥作用的心理因素:即时性心理功能因素,指涉及一个人短时期内的需求、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在较短时期发挥作用的心理因素。11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对其进行分类?答:一个组织面临的各种公众,由于他们所处不同的地位和环境,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等条件,而形成对组织的不同态度。我们可根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本公众和主要力量。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其首要目标是保持和扩大顺意公众的队伍,经常与他们沟通联系,不使他们的态度发生逆转,不让他们被竞争对手争取过去。(2)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取敌对立场的公众。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逆意公众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在利益上与组织发生冲突;另一种是由于沟通不畅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产生了误解。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如何争取逆意公众的转变是一个难题,但又不能因为这是一个难题而放弃做对逆意公众向顺意公众转化的工作。(3)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由于独立公众的态度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既可以向顺意公众转化,也可以向逆意公众转化,宜取说服、争取的工作方式,争取他们向组织有利的方向转化,绝不能掉以轻心。13、公关广告与商业广告有哪些主要差别⑴、两者的直接差别不同。⑵两者的内容不同。⑶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完全相同。⑷两者的应用范围不同。14、人际传播有哪些基本要素?人际传播包含两个人以上、人际传播包含反馈、人际传播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人际传播不必是有意的、人际传播都具有效果、人际传播受情景的影响、人际传播受噪音的干扰。15、什么是企业CI?它包括哪些内容?企业CI又称企业CIS,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缩写。其中corporate是指法人、团体、公司、企业。Identity有三层含义:一是证明、识别,二是同一性、一致性,三是恒定性、持久性。System则是指系统、秩序、规律。它的主要内容:根据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资格而做出的自我确定。16、组织CI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管理功能、识别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17、在进行企业CI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客观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希望以上资料能够帮到您

现在的通胀问题具体怎么样?要具体的

2007年8月6日,统计局告诉我们说,7月的通货膨胀达到了5.6%,创出10年新高;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让我感到吃惊的并不仅仅是物价上涨幅度,而是到7月份为止,央行新发行的货币也同时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数据发布之前,8月2-4日,笔者曾经到河北、山西和内蒙调研;此行的唯一收获,就是我发现北京的物价,虽然在有些人的眼中已经到顶了;但仍然远远低于以上三地。

越穷的地方,物价涨得越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比如,在山西一个穷山沟里,鸡蛋30元一公斤,猪肉40元一公斤;这是裸价,也就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价格。这说明,价格的递补区间已经被截断。沿途所见,到处是滞销的水果,瓜果梨桃一大筐一大筐地烂在路边无人理睬;今年本是大年,果农欲哭无泪。

所谓流动性过剩

自猪肉“集体发力”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存在流动过剩的争议,渐渐地淡出了理论界。

马克思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货币是经济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延伸到今天,似乎也可以概括为,建立在全球化资本市场基础上的“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所谓“流动性过剩”,说到底,更多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更多地是国际政治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因为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一切经济的争夺,都不能脱离对于货币(资本)的争夺。

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利率理论的研究阶段,我国对金融制度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国家汇率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汇率理论的问题,特别是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评估,以及高度市场化状态中的货币体系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及金融领域大规模创新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强盛。

在这里,理论和实践是高度相关的。从实体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构造了经济运行的新基础、新平台。这个新基础、新平台的出现,意味着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运行轨迹都要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外汇,由此进入国家储备,中国也由一个不承认“外币”流通权力的国家,进而发展到现在“坐拥”1.4万亿美元外储的投资大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的经济运行规律比较清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稳定,一切都是在国门内进行。开放以后,特别是当国际贸易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之后,很多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改变,它们之间需要有转换的变量,我们不但需要内部货币,也需要外部通用货币了。

所以,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力,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即利率)——资产价格(汇率)”这样的轴心前进的。而由于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则是以盯住美元为“实质”的国家管制制度,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的价格很低,形成了冲击性的流通体系、贸易体系。

投资困境的必然结果

“通货膨胀是对内的掠夺,战争则是对外的掠夺。”说这句话的人是马克思,一个我们理应尊重的人。

绝大部分人在谈论“通胀”的时候,并没有思考通胀的本质是什么。有些人在议论CPI的时候,更多的是因为它是听起来蛮酷的一个词。可是,他们对于CPI的递增速率过于迅猛的后果,比如,投资增长,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股票指数的增长,甚至连猪肉的价格也在增长,却欠缺深入的理解。

而真正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始成因,是我们在几年前试图抑制过快的投资增长时产生的副产品: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巨大失衡。换句话说,通胀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储蓄增加过快,而在于增加的民间财富,比如储蓄,不能及时转化为民间投资,进而推动就业。

通胀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哪怕一点点正面的作用没有?回答是肯定的。通胀的正面作用之一,首先就是它可以“逼迫富人投资”,从而推进一个国家或者说是“全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富人们,也不可能感觉不到,现在投资渠道确实过于狭窄。

前不久,原江苏省常州市民营企业“铁本”的业主戴国芳在当地受审,检察院的公诉书只字未提此前关闭“铁本”时所罗列的那些吓人的“罪状”。戴被指控的罪名只有“虚开,抵扣税款”,而指控如此罪行的最好的证据,就是戴国芳当年主动上交的那份“企业自查报告”。

此时,3年前有关方面“查处铁本”的“意义”,开始呈现出来了。对此,业界的评论是,“查处铁本”以扰乱经济罪开始,却以“虚开”这样细节化的罪行而告终,这多少显示出“行政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准备不足”,让人们感觉到戴国芳式的企业主们的“投资困境”,铁本“钢铁王国”的梦想戛然终止,倒在了一个不能服众的罪名之下。

据报道,法庭上的戴国芳“痛不欲生”,他问有关人员,“如果当初我不曾主动填写那些‘自查报告’,结果会是什么?”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中国的GDP保持着10%的增速,而就业增加率只有不到1%,失业率保持5%以上。由于民间的财富根本无法转化为投资,使无数戴国芳们走投无路,要不留在银行里“发霉”;要不胡乱挥霍,污染社会风气,并导致一系列的商品价格发生紊乱。

没有投资的增长,当然就没有就业的增长。其实自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与企业储蓄增加18万亿元;但产业投资的增加值只有6万亿元;过剩的民间资本的投资欠债,至少12万亿元。

无论这些投资欠债的成因是什么,每年它的贬值损益,就有1万多亿元;为了表达它们曾经的“存在”与“愤怒”,于是,我们看到了房地产价格“涨无可涨,仍然要涨”;直至近期的食品价格猛涨。投资无法满足,最终必然形成通胀。持有资产的人会变得富有,而持有货币的人会遭受损失。

这就是2007年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开始大量逃逸、自行寻求资产庇护所的根本上的原因。

金融决策vs 政治决策

我们必须面对两个问题:首先必须确认,美元在未来会不会持续贬值?这显然并非悬念;其次,如果美元在未来持续贬值,推高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就是“不可抗力”。否则,我们国家难免要面对货币投机流行、货币过剩的局面,彼时再开放货币市场,则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事实上,市场最深的恐惧,是由于美元的信用不足,当美元成为一条没有出路的“悬河”以后,那么或早或晚,要不它会冲决堤坝,要不成为一潭等待干涸的“死水”。

中国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摆脱增发基础货币对于外汇储备的依赖,但在此期间,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投资于各种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资产以及自然,然后付出美元资产。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压力,并不是因为人民币是否该升,而是美元应该贬到哪里,才是底部。如果美国紧缩对华贸易,美元的跌势将不可逆转;沽空美元的人们,必然转向现货商品,而不是其他货币。

对此,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货币资本扩张性涌入,这只是一个象。因为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必然扩张中国的购能力,直至外汇枯竭,中国的购才会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希望通过投资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仍然无济于事;因为企业只是“政治的细胞”,金融才是“政治的血液”。

人民币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美元如出一辙,都存在造血功能衰退,同时“脂肪”和“骨刺”压迫中枢神经。所以无论美元贬值多少,多半都会消耗在原油储备上。在未来,原油将会更贵,虽然现在它已经很贵了,但这才是问题的“正解”。

事实上,人民币已经经历了1983~2005年的22年固定汇率制,现在正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升值阶段。如果有人竭尽全力,希望通过拉高人民币的币值以遏制中国短期的经济活力,这一设想成功的可能并不是没有,但确实相当渺茫。

学会识别哪些利益有可能消失,而哪些利益不可能消失,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过程。为此,也许我们将牺牲掉一点“经济活力”,但这正是我们改善宏观经济所需要的。

此前,日元升值的过程,也曾丧失过“经济活力”,但换来的却是规模庞大的海外投资市场。多年以来,日本不断扩张其海外投资规模,每年都有资本利得。

随便问个日本人,是现在好,还是1980年代好——换言之,是380日元兑换1美元好,还是110日元兑换1美元好?考虑到海外市场,日元升值真的吃亏吗?这种问题提得真蠢。

日本人民享受到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负责任的民主政体不会容忍金融政策对内剥夺。尽管日元“失败”了,但这只是日本金融决策体制的失败,而非日本政治决策体制的失败。

人民币目前实际上被国际认为是硬通货,在国际美元信用体系即将崩溃的同时,国际对人民币的需求非常旺盛,这时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实际上就是将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对外输出换回相应商品和服务,解决国内的通胀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博士做了多年的翔实调研,甚至深入香港、深圳的“钱庄”和“找换店”,以及黑龙江黑河口岸实地调查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情况。

他介绍说,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

烟台十一五课题调研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1届山东省烟台市“十一五”课题调研卷高三地理试题 (201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答题纸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或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Q点海拔为200米。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四个地点,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力高

B.水、热配合好,没有气象灾害

C.水充足,昼夜温差大

D.生物品种丰富多样,适合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下图中,左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右图表示在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竖立高度相同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左图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和由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m、n和b、e B.b、n和c、e C.s、e和t、c D.t、r和c、e

4.左图中d地区标杆的影子与右图中对应的可能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陆地地形较为平坦),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PQ线为昏线 B.该地位于南半球,PQ线为晨线

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30km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6.关于图中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向为由E到A

②流向为由A到E

③甲图所示季节该河流补给湖泊

④甲图所示季节该湖泊补给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动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回答7~8题。

7.“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A.大气污染 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

8.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A.影响生物多样性 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图甲为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完成9~10题。

9.该地气候的突出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

C.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10.图甲中P部分对应月份的牧草不能够满足需要,主要原因是

A.气温太低 B.降水太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雨雪频繁

下表为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1~13题。 11.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12.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3.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护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读“世界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该国核心经济区

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D.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15.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巴西

右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集中产区。读后完成16~18题。

16.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

17.该水果集中产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8.与②水果产区相比,①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更充足,廉价劳动力多

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阅读“我国某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9~20题。 19.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水产品 B.油料 C.水果 D.粮棉

20.该种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①投入的机械化设备过多,导致价格偏高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③投入劳动力过多,导致成本高④产量高,商品率高⑤人口多,购买力强,导致价格高

A.①④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22.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3~24题。 23.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4.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2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配合区域开发,该区域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规划的落实状况,可借助

A.GPS技术 B.GPS及GIS技术 C.RS及GIS技术 D.GIS技术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

2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并结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处相距最近的交点地理坐标是 。(2分)

(2)根据游记中的描述,可以判断此时为 (季节);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东段和西段有明显的差异,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3)若一架飞机从小五台山附近机场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绕地球1周,因故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10°N)附近降落。(5分)

①飞机飞行了约 小时。 ②飞机降落地的经度约为 。

③飞机途经的国家可能是(不定项选择)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美国 D.墨西哥

④如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0月1日8点,那么降落时降落地的区时为 。

(4)古长城是世界著名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于旅游开发、交通建设等原因,致使长城破坏严重,除了人为原因外,还有哪些自然原因?(2分) 27.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在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 (1分)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6分)(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3分)(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2分) 28.读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5分) (2)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曾经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由粮食的输出区变成了粮食输入区,试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6分)(3)图示两地区都是自然灾害频发区,试列举两地共同的自然灾害。(2分) 29.材料一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丰富。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平均每英亩二分钱的价格从俄国购得。土著居民为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其他种族被称为“新定居者”(New Settlers)。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其中白人占67.6%,土著居民占15.6%,拉美裔人占4.1%,亚裔人占4%,黑人占3.5%,混血儿占5.4%。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与阿拉斯加州的其他地区比较,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主要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2)与美国本土比较,阿拉斯加州环境人口容量较 ,其主要原因 。该地区虽然人口少,但种族组成复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5分)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阿拉斯加气候的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2分)

①云杉林虫害增多②永久冻土融化造成森林、建筑破坏③海冰变薄、面积变小④河流流量短期内大幅度减少⑤最高峰麦金利山雪线降低

(4)2007年10月17日,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人口达到3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请应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原理,阐释这个观点。(2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

(1)(41°N,115°E)(2分) (2)秋季(2分) 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10℃等温线的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走向的影响。(2分)

(3)①13(1分) ②65°W(1分) ③ABC(2分) ④10月1日9时(1分) (4)风化、侵蚀、沙漠掩埋等(2分)

27.(12分)

(1)丝绸之路(1分) (2)(山前)冲积扇(1分) 断层(地堑)(1分)

受内力作用,地壳断裂凹陷(2分),受流水的冲积作用,而形成的冲积扇平原(2分)

(3)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答对两点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

(4)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业,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的联系(2分)

28.(13分)

(1)

(2)水稻种植业(2分)

①城市化的推进占用部分耕地;②城郊农业的发展、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得粮食作物占地面积缩小;③人口数量的增多,粮食需求量增长;(任意答出2点即可,4分)

(3)台风(飓风)、洪涝、干旱、风暴潮等(2分)

29.(12分)

(1)纬度相对较低;阿拉斯加暖流的增温作用;山脉对北方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3分)(2)小(1分)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热量因素)(2分)开发,吸引大量外来人口(2分)(3)①②③ (2分)

(4)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美国生活消费水平高,人均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