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用乙醇汽油,为什么还要和国际油价接轨呢?

2.汽油涨价的时候跟国际接轨,落价的时候为什么不跟国际接轨?

3.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和国际油价不同步?

4.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5.年内油价最大幅上涨将至,成品油是根据什么涨幅的?

6.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东北地区用乙醇汽油,为什么还要和国际油价接轨呢?

和国际接轨的油价_和国际接轨的油价怎么算

前几年去河南的时候,加的就是乙醇汽油,刚开始在普通公路上开没什么感觉,但是上高速后就不行了。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在网上踩油门,车辆的加速就很慢了,即使我猛踩油门,加速还是慢,以前我的车加速到120还是很轻松的。后来问了一下,才知道是因为乙醇汽油导致的,后来回到了陕西,重新加上了普通汽油,动力又回来了。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 汽车 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 汽车 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

乙醇汽油主要的缺点,是使用者感觉它比普通汽油动力下降,大约是汽油热值的60-70%。所以会导致油耗增加,天热时还易于熄火。另外由于乙醇汽油一旦遇水就会分层,无法采用成本很低的管道输送,乙醇汽油储运周期只有4-5天,这会影响使用乙醇汽油的方便性。

使用乙醇汽油的试验车进气阀上的堆积量要比使用93#车用无铅汽油的车平均高出33%。这是由于燃料乙醇的不稳定性造成发动机燃油进气系统上堆积物增加,使喷油嘴雾化不好、引起乙醇汽油燃烧效率下降,耗油量增加。

油价和国际接轨了可以全国一盘棋,便于结算。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反应涨价,但是当国际原油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甚至低价天花板,可以加一些税进去,毕竟低油价是损害企业利益的,对 社会 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果说个税起征点不降低是为了培养公民纳税意识,乙醇汽油和国际接轨是为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尽量少用油不用油。

坑人呗

接轨,你在开玩笑吗,国际油价涨不涨跟国内有嘛关系吗?

过期粮食太多,没地方消化,只能掺到油里去了,然后水变成油再高价卖给老百姓

有一次从大连去北京往返,出发加满,沿途控制加油,进京基本见底,回城高清汽油加满,同样一箱油继承相差一百多公里!多余的话不想说了!

坑人又坑车!还坑路,冬天路上都是冰!

有油桶啊

谁用油谁付款,没毛病

这时候专家不说话了

汽油涨价的时候跟国际接轨,落价的时候为什么不跟国际接轨?

目前,国际油价每桶早已跌破70美元,但国内成品油价却稳起“十点半不偷。”

记得在国内燃油涨价的时候,相关部门口口声声说这是根据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所作出的必要选择,在当时背景情况下,这一说法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国际油价一跌再跌,国内却迟迟不见下调动静。每次加油时问起此事,工作人员都会说:“要降价又不是石油公司说了算......”

那么,燃油价格涨与跌是哪个部门说了算呢?是物价部门?还是发改委?

听一位中石油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低于世界各国50%,大家都还在喊贵?”如果这位中石油工作人员不了解我国与他国的实际情况,我不怪他无知。

我国的情况与国外情况不同,国外没有养路费、过路过桥费、车船使用费、高速公路使用等费用,而我国是把这几项费用分开收的,国外却是加在燃油里面,人称:“燃油税”。如果我国也同国外一样把所有的费用加在燃油里面,恐怕要高出国外6至7倍(据说有网友已经算过这笔账了,本人就不再赘述)。

我国在燃油税方面已经筹备了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要改为燃油税,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涉及的事情、部门之多,之复杂,并不像有些人说的说改就能改,油改税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既然我们天天都在说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现在国际油价早已跌破70美元/桶,此事为什么不与国际接轨?相关部门就没有研究过成品油降价?当然,掌握成品油涨与降的人是不用自己掏钱加油的,所以在降价问题上显得尤其迟钝......

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和国际油价不同步?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颇为复杂。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参考运杂费、保险费及国内关税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最终形成由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与中石化再在此基准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8%的范围,最终制定出终端的零售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价格机制存在两大弊端:首先是滞后定价。由于此定价机制是和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的成品油而非原油市场价格挂钩,考虑到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即使国际原油价格平稳,一般而言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的时间。

另一个弊端是油价倒挂。所谓油价倒挂,是指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中国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成品油价格仍然受到国家调控,采取的是区间定价。即只有当国际成品油价格波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发展改革委才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这个机制在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波动、国内50%左右的原油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原成油价倒挂”现象。

这种定价机制的弊端造成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发展改革委出于调节通货膨胀的考虑,即使国际成品油价格上涨超过了这一既定区间,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未必会上调,即使上调,幅度也较小。另一种情况是,当国际成品油价格随着原油价格回落时,出于保护国内炼油企业的目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随之回落。这就造成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相关性较弱的情况。

能源专家、上海科学院研究员沈跃栋认为,由于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的不对称,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经销商,往往不看市场而紧盯政府调价,既不利于产销衔接,也不利于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目前要求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另一方面,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关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必须统筹规划,配套推行。无论采取哪一种接轨方式,都要有步骤地出台限制高耗能的约束性政策,如开征燃油税,调整资源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等。同时还需完善市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自1998年迄今,中国已经历了三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原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贴水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

汽、柴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并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建立原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

年内油价最大幅上涨将至,成品油是根据什么涨幅的?

成品油根据2016年开始实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依据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幅度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其实我们国内的原油资源,并不丰富。随着国内原油消耗的增长,我们国内原油对外的依赖程度正在快速增加。截止到现在我们国家消耗的原油70%都需要依赖进口。所以我们国家成品油的价格,早在2016年就已经和国际原油的价格接轨了。同时为了保障国内成品油行业的稳定发展,油价也是设定了?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天花板价?

国内成本油的价格,虽然会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不断上涨。但是为了控制消费者的用油负担,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也是存在?天花板价?的。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我们知道,当国际原油每桶的价格上涨到130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就触及到了?天花板价?。在这以后,国际原油的价格继续上涨的时候,我们国内产品油的价格,就会不涨或者少涨。毕竟实际情况,也是需要实际分析的。

?地板价?

其实成品油的价格,不仅不能过高,过低也是不行的。虽然国际原油价格很低以后,不仅可以减少石油进口的成本,也能降低石油的供应成本。但是,石油不仅关系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关系着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即使国际原油价格很低的时候,我们使用的石油也不能都依靠进口。我们为了国家能源的战略安全,依然需要自给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执行?地板价?。

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国际油价降低到40美元一桶的时候,就不再下降了。同时成品油未调整的价差部分,也是需要纳入风险准备金的。

各位,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方法,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在零售环节92号汽油也回到7元的区间,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9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降,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

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发布,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后,价格其实是有降有涨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关要逐步完善有关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主体也要逐步适应价格上下波动的经常性情况。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本次成品油调价前20天,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价格平均价比前期调价基准价大约提高了5%以上。所以,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20天,发展改革委经过观察和研究,决定上调油价。

据了解,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对于一些加油站进行的降价促销,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